第1918章 再造蒼穹如渾圓(第2/2頁)

九瓏與清越恭身道:“謹遵世尊法旨。”

原承天便領著二女,齊齊飛出蒼穹界,原承天於空中立定,便施造化神功,就見那界中厚土折而為圓,其速雖是緩慢,但蒼穹界景像卻已是變化萬千。

那厚土本有千萬裏之厚,如今蒼穹即為渾圓,則一尺厚土便可承載千尺天空,著實減輕重量不少。因此這蒼穹界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竟是擴域十倍,其方圓便有百億裏,便是那昊天,凡界,冥界加在一起,也只是這蒼穹界一半罷了。

如此三日之後,蒼穹渾圓已成,這時原承天道:“月神清越,可隨我造化之功,立化清輝。”

清越躬身應了,只見原承天於蒼穹界外再造一界,亦是渾圓如石球,這石球只有蒼穹界百分之一大小,此刻尚是黯淡無華。

清越口念法訣,身後一道清輝便出,那清輝灑在石球之上,此球瑩瑩生光,蒼穹界自此便有明月垂世。這是月神天生之技,他人是艷羨不得的。

原承天又於蒼穹界極遠處,再造石球一座,卻比那明月大了許多。此時這石球亦不生光華。

九瓏見這石球既成,亦口念法訣,以修至大成的元極神火射向那尊石球,此球觸火便著,立成熊熊大火。如此蒼穹界便有日臨空了。

日月既成,就與這蒼穹渾圓循環轉動起來,而日月與蒼穹之界,似乎又生出一股無形之力,將蒼穹界牢牢系住,如今蒼穹界便多了兩份力量,以維持在空中不墮。

九瓏道:“這赤日雖成,終因無日神加持,早晚必將黯淡無光,蒼穹界的法則與往日不同,若是沒了赤日臨空,就怕會變成極寒之域了,修士或可經受得,凡俗百姓怕是難以生存。”

原承天道:“不妨,寧思妙不日就可飛升蒼穹,只需她來此界,便可替這蒼穹界加持。”

九瓏道:“聖師明見。”

原承天道:“如今這蒼穹界重生,我雖有造化之功,只怕亦是掛一漏萬,且其中法則,仍是不全,還需邀來碧焰滋養萬物不可。”

九瓏道:“碧焰尚在凡界,又是去向不明,唯有世神功,可邀得他來了。最好也要紫焰邀來,二焰共同加持,法則方能日益完善。”

原承天道:“紫焰伴隨秋淵修行,尚未完全養成元氣,便在此處,亦是用處不大,且讓碧焰先來此界,解了萬物滋養的燃眉之極。等到渡過這場大劫之後,便可讓紫焰來到此界,從容造化萬物了。”

九瓏道:“聖師造成蒼穹,當然不邀真龍加持嗎?”

原承天道:“真龍彼此恩怨難分,尚難一心,便邀得真龍前來,那未曾受邀者難免心生怨懟,且讓獵風與千衣雪化盡龍狀彼此恩怨,再加蒼穹加持不遲。”

九瓏道:“如此亦是老成之策。”

原承天道:“蒼穹界雖然已成渾圓,擴域十倍,但此法究竟有何弊端,尚難知之,我等不可懈怠,便在這此守候一年,以觀其變。”

九瓏與林清越同聲應允。二女便伴著原承天,仍在這界外守護。

這時那蒼穹界中已是滄海桑田,形貌大變了,而蒼穹界雖為渾圓,但因原承天規劃有方,怎有上下之分,因此那修士落地之後,仍是立得牢牢,又怎會墮進天空中去。

半年之後,那蒼穹界果然運轉自如,不再有界力撕扯之危,原承天最大的擔心也就此不復存在。

而觀這蒼穹界雖是極其廣闊,但原承天創此蒼穹界時尚留余力,故而比起先前的蒼穹界來,反倒易於維持,便這蒼穹界日後隨著世尊境界增加而不斷擴大,也在可控之中。

但七個月後,那蒼穹之日上火焰漸黯,且石球也縮小了少許,看來這赤球若無日神加持,畢竟是難以持久了。原承天只好與九瓏再施神通,令那石球復燃。

本來那日月皆是元極仙子所化,但元極分出日月時,其實已犧牲了這項神通,故而九瓏此刻,也只是能勉強維持罷了。因此寧思妙一日不能飛升蒼穹,九瓏與原承天也一日無法離開了。

而就在三修在蒼穹界外苦苦維持之界,那無盡虛空之中緩緩來了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