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觀想之法(第2/2頁)

此世界之人,死後並無輪回,如無人祭祀,則靈魂七日之後慢慢喪失記憶,十日後緩慢化入天地之間,百日後完全消散,除非有很大的怨念和執念,或者遇到陰氣之地,才能穩固魂體,化為陰鬼,而修道之士的靈魂受天地反噬,身死則魂滅,除非修行到陰神期才能對抗這種天道。所以,世人多重祭祀,享一家之祭祀和祭品可保靈魂幾年不滅,祭祀的人越多,則不滅的時間越長,但除非能領悟轉化祭祀的香火願力為自己道行的法門,否則最多不過百年。受祭祀的這些靈魂統稱為鬼神。

那種有很大的怨念和執念的,慢慢成為陰鬼,執念是報仇,而行為是靠執念,很少有神智和清醒的,當然也有少數因為執念不是兇厲那種,還保持了神智,但修煉都是無意識的,一般來說年齡越久越厲害,沒有神智的到十年開外會慢慢有智慧。遇到陰氣之地的,與前同,慢慢成為陰鬼,但不同是沒有報仇執念,有神智和智慧,但修煉是沒有傳承的。要想長存,必須食血食或者陽氣,或者靈魂之力。這兩種和百日之前未消亡的靈魂統稱外道鬼神。

因為要食血食或者陽氣,或者靈魂之力,所以外道鬼神常常害人,但他們如果修為不夠的話,遇到氣血旺盛的人時常常無法近身,近身就會被旺盛的氣血灼燒他們陰性之魂體,嚴重的會灰飛煙滅。同時沒有修煉到出竅期的外道鬼神,常常趁修真者修煉時引動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起心魔,從而走火入魔,讓他們有機會吸食修真者的靈魂之力。

外道鬼神這種引動別人情緒的能力是其天賦,很遠就能施展。所以對付這種天賦的辦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布置陣法隔絕內外,但石軒現在可不會這個;二是修煉之時專心致志,於定中不亂起雜念,則這種引動情緒的法門沒有什麽效果;三是有一件鎮壓靈魂之屬的法器,不過石軒也沒有。

雖說如此,但徐老道秘制的寧神檀香也能起來幫助專注精神,稍微鎮壓外道鬼神的作用,所以總的來說,只要石軒修煉之時不亂想,是不會有什麽危險的。而且只要不神智被迷,到時候稍有不對,拼著靈魂受傷,也要馬上退出定中。

石軒過了愜意的一天,到得傍晚,已經收束住了心神,整個人的狀態達到一種巔峰。洗浴、換衣、焚香、拜祭天地,通過這一系列的步驟,心與神都達到一種空靈平靜的狀態,當然,等日後熟練之後,或者修為高深了之後,就不用這麽多繁復的步驟了,常常一呼一吸之後就能達到這種空靈平靜的狀態。

石軒盤膝坐在蒲團上,閉目凝神,抱元守一,很快就進入了定中。進入定中之後,開始觀想起《寶錄》裏所載之《清風明月照神真法》所繪之清風明月之神意,初始幾次,總是觀想到一半,就起了其他念頭,然後失敗,就像普通人想專心想一件事情,但總是發散開念頭去,然後驚醒又回到原處一樣。

石軒並不氣餒,知道這是正常之事,開始練習起《清風明月照神真法》上所載之收束念頭之法門,想象自己是本身高高在上之主宰,俯視著自己的諸多念頭,諸多念頭此起彼伏,充滿整個識海,自己作為主宰讓這些念頭都收束在識海裏,不再起伏。

在這裏,並不是要把諸般念頭都斬滅,要是把諸般念頭都斬滅的話,那最後恐怕修成了一塊沒有思維念頭、沒有感情的石頭,這裏強調的是本神的絕對控制,高高在上,控制著這些念頭不再起伏,冷靜旁觀念頭隨滅隨生卻跳不出控制的範圍。所以這裏需要達到的至高境界不是“一念不生虛空境”,而是“一念不起虛空境”,這正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同時這也是識本神的大道法門。

石軒按照這法門,於空靈狀態中降服了諸般念頭,讓它們都在識海裏隨生隨滅卻跳不出所在之處。漸漸地,石軒感覺自己思緒唯專唯一,開始觀想起清風明月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