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3頁)

甲添應道:“真要信得過你,我又何必找上又一棧。我信的是又一棧。”

以前烈小二說過,甲添和受雇又一棧那些普通仙家不同,他是東家的路子來的。他如此信賴又一棧,想來他與東家的淵源不淺。由此又引出了蘇景的新問題:“這筆賬你算得不對吧……我來替你算,你找人合夥奪寶,奪寶後你的幫手斬殺了你,就算又一棧神通廣大能替你報仇,到頭來你還是死了,一死萬事皆空,賠得妥妥的。”

信得過又一棧又有什麽用處,又一棧也看不透人心,這個中證制止不了什麽更制約不了什麽,它的作用僅在追責。換言之:報仇。

似是終於聽到了些有趣言說,甲添笑了起來。就那麽看著蘇景笑了好半晌,最後給出一句話:“我樂意,管得著麽。”

的確管不著,蘇景只能聳肩膀揭過這一頁:“還有最後一問:你信又一棧是你的事情,你願意與我合夥是你願意……我憑什麽信你會守約。”

沉吟片刻,甲添莫名其妙地說起了不相幹的事情:“我有兩個朋友,他們是師兄弟,在凡間時候的身份分別是大、小魔君。我和小魔君的關系更親近些,大魔君只是點頭之交。小魔君的性情隨和,不發狂的時候就是個老好人;大魔君的性情桀驁。行事奔放。對了。莫誤會,他倆的魔君身份和天魔壇不相幹的。”

說到這裏,甲添再轉開話題:“你也曉得,我是個凡間的皇帝。在凡間做君王最最麻煩的就是總得變幻身份。一個不老不死的妖怪把持天下可沒意思。我也得裝成凡人,做過昏君做明君,做過暴君做孱帝。自己要當自己的爹,自己要扮自己的兒子,再每隔個幾十幾百年自己還得當自己的反賊……嘿,總歸是很忙的。有一次我登基,那是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初登大寶’,沒想到大小魔君返回人間來給我道賀,他們送了我一套玉牌。”

甲添微微笑著,從袖中取出了四塊玉牌,望向蘇景:“你看看,可有讓你動心的?”

四塊玉牌形質完全相同,寬兩寸長三寸,皆為上好靈玉所制,可以承載靈書做修家玉簡的靈玉,每塊牌子上都篆刻了一字,分別是:天、誰、人、識。

一樣的牌子,不一樣的字,不同的不止字,還有字跡,出自不同手筆。

蘇景不解其意,但也不忙著發問,隨便點選、伸手拿起了那塊“識”字牌。

靈玉入手,頓覺一道真龍天威撲面而來,識海之中響起龍吟陣陣,絕做不來假的,這塊玉牌蘊含神龍氣運,牌上那個“識”字仿佛也轉活過來一般,筆畫如蛟龍猙獰、幾欲脫牌飛天。何須多問,只消取得玉牌在手自會曉得這塊牌子上的字是上位天龍親自篆刻上去的。

蘇景再將真識探入玉牌,神情愈發驚訝了,玉中被真龍封入一道靈犀,祝願景泰皇帝大位永固、江山錦繡。另外還有一道龍族皇脈的印記存留玉中。

那一任,甲添登基、開年號景泰。

宇宙間有聖獸,如鳳凰、金烏、麒麟、玄武、魔猿等等皆在其中,打架誰強誰弱不太好說,但在凡人心中,最最仰慕的聖獸非神龍莫屬。

龍族地位尊貴,龍中皇脈就更不得了了,平白無故地它們怎麽可能會給“家家酒扮皇帝”玩的甲添道賀。緣由不難猜測,玉牌是大小魔君送給甲添的禮物,當是神龍欠了大小魔君的人情或者受了他們的恩惠,所以應他們所求,刻了這塊牌子。

放下“識”字牌,再拿起“人”字牌,這次感覺到的是一陣快活風、逍遙意,這塊牌子來自道家高人,同樣也是恭祝景泰皇帝登基的,玉內藏有真息印記,東方道家本壇、大方閣掌座真人之印。

道家仙域,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圍攏一座道家本壇,本壇自是以道尊為首,道尊之下另設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五閣,簡單說這五閣的掌座真人地位僅次於道尊,以他們的身份,穩穩當當能都代表整座東天道。

放下“人”字牌再探“誰”字牌,牌中妖氣滾滾,恭賀之詞意思都差不多,印記落款是西南十萬山第七天聖。

最後蘇景再拿起那塊“天”字牌的時候,揚眉瞪目神情聳動……陰氣森森冥意繚繞,來自猛鬼的道賀、落印“滔天”。

閻羅駕前十四冥王,第十王封名“滔天”。

第十冥王曾說:生本惡、皆有罪,人活百年罪百年,仙命無盡罪無盡。這宇宙、這世界早已罪惡滔天!

但十王得名“滔天”並非他罪大惡極,更非他要追罪罰惡,而是他說:我願贖。

以一人之力,請贖世人累下的滔天之惡、請贖群仙累下的滔天大罪!他說:我願贖。

不算蘇景這個後來者,十三位冥王中,最聰明的、最強大的、最智慧的、最兇殘的……統統都算數不到第十王身上,但對待自己最狠辣、心志最堅定的那個,非“滔天王”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