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戰後談判(第3/4頁)

要說這種談判自古就有,但真正將這種談判推到眼下這種形式的,還是因為商國的影響。大家在談判桌上坐下,共同商量劃分利益,並形成固定的條約、甚至是誓約。

今天,出場的主要代表有四大教派掌教、龍牙帝國的宰相段龍泉、商國的外交部部長袁庸。

次要代表就多了,只要是在戰爭中插一手的,都來了。包括寧國。戰爭期間,寧國可是通過商國送來十萬精銳的;雖說這其中有練兵的考量,但畢竟是十萬精銳,也不是小力量。寧國對這次戰爭的貢獻,可以說是僅次於龍牙帝國。

在次要代表當中,寧國代表站在最前面。寧國的代表,是中書令、馬榮德,這可謂是兩朝元老,不僅本身就是大儒,更對新興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有深刻的理解,還能貫徹相關措施,也是能人一個。

而且在來到浩洲之前,馬榮德就被寧小蘭叮囑過——一定要站在商國的戰線上!商國表現出來的強大力量,讓各國都很是驚恐,寧小蘭也不例外。

眼看著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大約還有二十多天時間,第一波天火炸彈就要落到五行靈界之中,這讓談判的氣氛很是凝重。

這一個多月時間裏,五行靈界中陸陸續續沖出百億人口,但所有五行靈界的人口,全都被斬殺殆盡。商國又落下三顆天火炸彈,完全是屠殺的態度。

如此慘烈的屠殺,讓五行靈界剩下的人不敢離開了。他們抱著最後的希望——如果商國根本就沒有那些天火炸彈呢?

如此情況下,談判雖然已經開始,但卻僅僅只是初步意向,沒有一點深入的問題。

眼下糾紛的最厲害的,大約就是談判中排名的問題。

一開始,四大教派擅自排名,將商國排在四大教派後面;但袁庸來到後,強勢壓逼四大教派——商國的功勞才是最大的,我們要居首位;四大教派居次位,龍牙帝國、寧國緊隨其後;其余參戰的國家、門派、家族等按照貢獻多少排名。

四大教派當然不幹,聯合起來和商國掰手腕;四大教派現在也覺得有幾分底氣、腰杆硬了起來。

這幾年時間,四大教派也各自有了自己強大的工業力量,低純度的液態靈氣已經可以大量生產,初代的超音速飛機已經可以生產,從飛機改裝過來的‘巡航導彈’,也可以生產。

還有,四大教派的高手眾多,因此自覺腰杆硬了,就想要和商國掰手腕。

面對如此情況,袁庸也不著急,一點點的談判、一點點的磨蹭;其實大家都在等待五行靈界被攻擊的時刻。

時間一天天過去,期間袁庸接到了嚴澤安的信息、頂級機密信息——傳送陣進入最後測試環節,第一代傳送陣的理論傳輸距離,高達百萬公裏,可以直接從商國連接到浩洲中部;暫時,傳送陣需要保密,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年底將真正公開。

嚴澤安就只有這樣的一個信息,不需要解釋太多。嚴澤安相信,袁庸知道如何利用這個消息。

袁庸在接到這個消息後,眼神先是驚訝,但隨後就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或許,一些談判可以進行了。

接下來幾天,袁庸愈發強勢,一個人壓的四大教派的掌教喘不過氣來。龍牙帝國和寧國的代表則堅定的站在商國背後;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門派、家族等,也堅定的支持商國——應該按照功勞來,而不是按照四大教派所說的、按照出兵規模。

見到如此狀態,袁庸繼續發力,整個談判現場分裂成了兩派:

一派以四大教派為首,主要是浩洲的舊有的利益獲得者,他們覺得應該按照出兵規模、支持物資的數量等來談判利益的劃分。(主要是他們知道,如果按照貢獻來劃分利益,商國就要拿走八成以上,這是不容許的!)

一派以商國為首,龍牙帝國和寧國、以及其余新的利益集團為主,大家認為應該按照對戰爭的貢獻、有效殺傷力等來劃分利益。

雙方各自持著自己的觀點不放松,眼看著這場談判就要升級為新的戰爭了。

終於,袁庸帶頭做出了轉變:“這樣爭吵下去不是辦法,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們這樣做如何,一件件的談判,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眾人立即熄火,贊同袁庸的提議;真要按照原來的狀態繼續下去,說不定就要擼袖子了。

袁庸再次開口:“我們商國、龍牙帝國準備擬定一項大動脈計劃,建設從龍牙帝國直通五行靈界出口的大動脈,用來輸送資源、設備等。本次大動脈將分兩層,上層為公路,下層為鐵路,預留高速鐵路的位置。預計大動脈長26萬公裏,沿途八成路線經過雲霄教派地界、兩成路過赤霞教派的地界,共需要路過110個國家。如果建成,這條大動脈將為浩洲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能極大地促進沿途各國的交流與發展,並促進四大教派的進步。更能夠溝通、梳理浩洲的氣運,讓浩洲更加宜人。這條大動脈,商國經過計算,一共需要約150億兩黃金。按照商國的意思,誰花錢、誰獲益。也就是說,假如這150億兩黃金完全由商國出,那麽最後商國將擁有該大動脈的百分百股權。當然,這是理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