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巨嬰”!?

天人大聖根腳不凡。它們不管是星球化形還是原始星雲,大抵都是不需要依靠“生物圈”這種東西存在的。在它們眼中,生物圈和死寂宇宙幾乎沒什麽區別。因此,它們設計出來的修行體系,不考慮對星球環境友好也不是太難理解。

而無論是星球化形還是原始星雲,天人大聖在誕生的時候,距離自己的同族一定都很遙遠。可以說,它們最初都應該是某種個體,而不是一開始就是群體。或許後來又有什麽事件,促使這群最初的生靈聚在一起,形成群體,並為了同一個“宇宙大同”的夢想而努力。

這樣想來,它們設計的東西,或許就是已知範圍內設計理念最不凡的產物了。

但是,王崎卻並不打算將元嬰法當做救命稻草。

因為,龍皇尋求破局之道的動作就已經說明,“天眷遺族”或許已經嘗試了很多辦法,但是就是無法打破天人大聖遺留下來的怪圈。在四十九道體系之內,他們沒辦法超越四十九道成為新的天人來鎮壓宇宙,也沒辦法尋求到一種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制度和平共處。

按照傳統的分類,當時的仙人可都是不折不扣的不死獸。他們不需要依靠集體也能活下去,集體的意志對他們也不存在約束力。而就算對自身種屬的文化歸屬約束了他們吞天噬地的行為,他們也很難尋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路線吧?

博弈論後續的發展之中,其實存在一個異常絕望的理論。

“阿羅不可能定理”。

阿羅不可能定理源自孔多塞的“投票悖論”。投票悖論是公共選擇理論中的概念,又稱為循環的大多數,是指在集體投票時容易出現投票結果隨投票次序的不同變化,大部分甚至全部備選方案在比較過程中都有機會輪流當選的循環現象。而在馮·諾依曼的博弈論將數學引入這個社會學領域之後,就有人在這條路上深入挖掘。

最終,社會學家、數學家肯尼斯·約瑟夫·阿羅采用數學的公理化方法對通行的投票選舉方式能否保證產生出合乎大多數人意願的領導者或者說“將每個個體表達的先後次序綜合成整個群體的偏好次序”進行了研究。在經過了嚴謹的論證之後,他驚訝的發現:當至少有三名候選人和兩位選民時,不存在真正讓“多數人直接訴求”實現的方案。或者也可以說是:隨著候選人和選民的增加,“程序民主”必將越來越遠離“實質民主”。

當然,這一般情況下也絕非不能接受。“民主政治”從來都是充滿了“妥協”的博弈遊戲。民主的選擇,選的也不是“各方都能滿意的最優解”,而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底線”。

而天人旗下的眷屬,是以“宇宙”為規模的。如果想要達成“諸方妥協”的話,那“底線”又得放到多低?而對於那些擁有力量的長生者來說,這幾乎不可能不超過他們“個人的底線”。

道理也很簡單,國家層面的道德和個人層面的道德,從來都不一樣的。“看到祖國這麽流氓我就放心了”這句話背後說明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或許兩億年前的大天災之後,天眷遺族談崩是必然的。

甚至可以猜測……天人內戰,會不會也只是天人內部的一次“談崩了”?

——這是否就是最大的“莫名之障”?

而這兩億年來,天眷遺族似乎還在利用天人創建的元嬰法體系重新構建和諧宇宙。但是,失去了“第四階級”的彈壓,“第三階級”當中又有多少會墮落成“天然的野獸”?

而當“第三階級”之間的規矩崩潰之後,第二階級……話說回來,天人的政治理念裏,第二階級的“修煉者”到底處在什麽地位?

一切都仿佛包裹在迷霧當中。

龍皇倒是嘗試了打破這個限制。化形法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元嬰法可以靠資源堆積,四十九道則靠無法言明的“悟性”。對於大多數個體來說,獲得這兩者,都得靠“臉”——或者說,“氣運”。

而化形法,則將這個不穩定的“氣運篩子”,換成了穩定又強而有力的“血統篩子”。血統越強則修煉化形法越強,這幾乎可以形成一種穩定的、難以打破的種姓制度。

但問題也就在這裏。這個血統篩太穩定。如果只是謀求一族的長治久安,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可是,龍皇見識過星辰大海。他創出來的修法,也必然是以星辰大海為目標的。化形法的上限太高了,龍族不可能永遠窩在太陽系內。而走出去的話,“外星球獨立”“種族分化”等等社會問題又不可忽視。

妖帝立妖倫,便是通過一種強而有力的“文化歸屬”,一種精神力量將不同血脈的種族統合起來。興許這就是龍皇實驗的一個思路。只不過,魔帝應當是從其他“天眷遺族”那裏得到的力量。最終,這條道路也被證明,脆弱得經不起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