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意通殘玉,天機暗藏(第2/2頁)

只是,法會不是什麽人都能參加的,他就算想去,也要有人引薦才行。

他一個記名弟子,一無人脈,二無修為,之前之所以表現得那麽高調,完全是想用在解讀蝕文上的出色能力作為敲門磚,進而獲得參加這次法會的資格。

一旦在法會上揚名,其意義與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說白了,以他現在的身份,哪怕名聲再響,也只是在記名弟子之間響亮一點罷了,或許偶爾會有艾仲文那種人比較賞識他,可那些入門弟子卻不會真正對他高看哪怕一眼。但如果在法會上那就完全不同了,那可是十六大派的精英弟子匯聚一堂,不客氣地說,或許將來各大派的長老掌門都可能從這些人中間出現,影響力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一旦在法會上揚名,觀中上師要收入門弟子也要先考慮到他。

一直以來的目的眼見得以實現,此刻張衍心情大好,拿出艾仲文變相送他的《臨耀問法》翻看了起來。

哪知道一看之下,卻大為吃驚。

原來這本《臨耀問法》正是《心問十篇》中的一篇,裏面的內容就是涉及到築元最後一步“元成入真”的,可謂字字珠璣。

顯然是艾仲文看到他的修為已經跨到了“元成入真”的門檻上,所以特意送了這麽一本道書以示誠意。

張衍不由苦笑,玄門世家果然底蘊深厚,這樣珍貴的道書張衍以前想也不敢想,機緣巧合下才偶爾得到一本,他們卻是隨手送人。或許對他們來說不值一提的道書,在他這等弟子來看卻是真籍寶錄。

只是不久之後,這本道書卻看得他有些皺眉。

其中的蝕文倒是難不倒他,但是其中有許多代指的玄門術語,張衍雖然略微知道一點,但他並不是正宗玄門世家出身,看著就有些吃力了,比如其中有“鬥參,瑞”一語,“鬥參”,他知道這是一種在主脈上的行氣術語,氣起氣落一般有三種方式,而“瑞”想必就是專指其中一種,但問題是他怎麽知道是哪一種?

這又不是可以輕易嘗試的,一個不慎就極容易出現差池,所以這本書到他手中有也等於無用。

可是他如今卻又不能不練。

他不能保證艾仲文的心思是不是真的那麽簡單,如果真有暗含有試探的目的在內,只要自己沒有領悟參透,那麽無需看修為,只是對答一番就會被看出底細。

而他想參加法會,遲早是會與艾仲文再次碰面的。

站起身來,他來回踱了幾步,眼中神光一閃,重新坐下,將袖中的殘玉拿了出來。

玉中的分身和他一般無二,先前他也嘗試過修煉,但修煉分身並不能使得他自身的修為提升,後來他的心思都放在了解讀蝕文上,所以也沒有再繼續深入下去,現在回過神來一想,他腦海中不禁捕捉到了一絲靈光。

將心思沉入殘玉,他意識與分身合二為一,按照《臨耀問法》的口訣修煉起來,起初兩個關口順利而過,而到了第三個關口的時候,氣息才引入一條經脈,猛覺心口一疼,身體頓時一麻,變得動彈不得,立時知道這是走岔氣脈了。

不過他卻絲毫沒有氣餒,反而大覺振奮,這證明他先前的想法是可行的!

這不過是個分身而已,絲毫影響不到他的本體,即便練岔了又如何?大不了從頭來過!而且玉中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十倍,他大可以在玉中將功法摸透,然後再去本身上修煉。

張衍定了定心神,將走叉的氣息重新退了回去,準備再試。

只是輕易做出這一步後,他便又有了新的發現。

既然可以將氣息退回,那即是說,這具分身的狀態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意念說了算?

有了這個想法後,他好奇心大起,試著直接操縱分身的修為。

果然,隨著他意念轉變,這具分身頓時變得丁點修為也無,與一個普通人無疑;而下一刻,分身的修為又再次提升,眨眼間跳過入門道基,直入築元,又回到眼下自己的修為上來。

他試著再往前一步,卻再也不能了。這說明分身只能演化至他如今所能達到的修為,不過對他來說,這已是不小的驚喜,這意味著今後哪怕沒有老師指點,也能靠自己摸索出一條修行大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