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霄起亂失天符(第2/2頁)

下來時日內,他幾乎每隔兩三日都要向移光請教。

移光非但不嫌麻煩,反而對他態度很是滿意,贊道:“師弟修道勤勉,難得難得。”

解英慚愧,他這麽著緊修煉,倒也不是完全為了自己,而是不得不為那些被他牽連的族人考慮,所以心中打算,在自己修行有成之後,怎麽也要設法引族人也一樣入得道門。

待請益完畢,他正要告辭離去,移光卻把喚住,道:“卻要告訴師弟一事,紈光師兄今日回來了。”

解英神情一震,頓時激動起來,道:“莫,莫非……”

移光道:“你那老父現已然回得水府之中,待你修道有成之後,自可回去探望。”

將敕書送到之後,彌水龍王被免罪放出。

不過彌水此後與他這一脈龍種再無任何關聯,這裏得失也不是一時可以說得明白。

解英只覺渾身上下一陣松軟,好似虛脫一般,他為此事奔波了千多年,現在終是有了結果,伸手一拱,真心實意道:“多謝師兄告知。”

移光拍拍他肩膀,都是自家人,道:“何必說這些客套話。”

解英卸下這重擔後,下來用功更勤,就在離忘山中一連修行了百余載。

某一日,移光將他喚來,做了一番考校過後,笑道:“師弟,憑借你原來根底和現在手段,也能勉強算是一個仙人了。”

天庭之中,通常把修行有成的修道人分作四列,為散仙、地仙、天仙及真仙。

散仙者,四方遨遊,居無定所,實際就是沒有根腳、有頗有些道行的修道人。

地仙者,開宗立派,名駐海嶽,這些人便是占據天下各處靈山秀府的煉氣士。

天仙者,香火祭祀,常受供奉,這是在天庭之中得授道箓,有所司職之人,現在大多都是信奉德道一脈的修道人。

而真仙者,則是指太上門人,道脈真傳。

這四列之間並不分高下等次,只是表明各自出身不同。

不過通常來說,天仙、真仙因不是與天庭,就是與太上有所牽扯,所以不提道行的話,地位卻是高出其余兩者一等。

解英原本身為一方水神,也自是知道這些的,他道:“果真?師兄莫非打趣?”

移光笑道:“你本是龍種,只要稍懂一些道法,就遠勝一般修道人,更何況你所修行的乃是上乘大道,非是左道旁門可比,有此成就,實屬平常。”

他自案上拿過一只符囊,遞了過去,道:“師弟修煉了這許久,道術秘法也是學了不少,該當下山去試手一番了,此物你拿著,到了山下拆開,裏面自是有所交代。”

解英聽了這吩咐,猜測這又當是一門考校,於是接了過來,立刻此處之後,又去了紈光處拜別,隨後稍作收拾,便就下山了。

山巔洞府之中,張衍此刻正望著天庭方向,這百多年來,帝位之爭越來越是激烈,原來暗爭現在已是漸漸浮到了明面之上,而天帝卻是對此不聞不問,也不知到底是作何打算。

不過這等時候,他卻是收到了一個消息。

“左禦中竊天符下界?”

左右禦中都是天帝親信,平日裏為天帝打理宮苑,溝通內外,負責往來文書,其中以左禦中地位更高,這等人物,居然會盜天符下界,這裏面必然是有文章的。

而天符乃是一件仙家至寶,天帝當年請了德道之中兩位太上一同出手,方才煉就此物。其平常可用來號令天兵,就算凡人得了,也能以之禦役鬼神。

不過只要天帝尚在,下面就亂不起來,只是最麻煩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其中一些仙箓自有定數,用去一次,世上便無,還有一些,則是涉及未來因果,若運使不當,連億萬世宇都會生出大變,是故連天帝都不敢濫用,此物若不及時找回來,流落在外越久,造成的後果便越大。

張衍起得心意稍作推算,發現此被天機被遮掩,淡笑一下,便不去了解因由,他也能看得出來,這應該是德道一脈出手,用意逼天帝表態。

而對手要做得,自己當然要設法反對。

立把紈光喚來,囑咐了一陣,就令其帶著一件寶物下山了。

他心中有數,全道那兩位看到此事後,也一定是會出手的。

只他雖與這二人算是聯手,可現在看來,其等只需要他守住十一帝子這條線,至於其余諸事,則從來不與他商量,是以此回自也沒有任何傳言過來。

不過他早料到這一點,既然對方不開口,他也樂得當作不知,下來如何,就各憑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