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誰渡誰(第2/3頁)

無樂慧師冷笑:“看來你是打定主意,要效仿魔王波旬了。《佛藏經》卷中說‘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你是要引我入邪見嗎?”

她自覺縱然神通不敵對方,可也絕不會被其言語所動,只要抱定心念,如磐石不搖,哪怕對方說得天花亂墜,神通顯影,乾坤異變,於她也只是過耳清風。

這信心並非沒有端由,當初她的前生轉世時借用了斬三屍的法門,一分為二,她為善體,而沐戀花為惡體,正因為擁有天生善心,所以她才能憑借中上之姿,在同輩中脫穎而出。

禪渡宗的修行功法於體質天賦的要求只是泛泛,更看重心性修行,天賦優異的弟子在修行前期或許會有優勢,可越往後,這種優勢就越不明顯,反過來心性堅定者能一步一腳印,突破層層關隘,獲得更高的成就。

正是憑借一顆天生善心,無樂慧師才能跟上嶽鼎這類妖孽的腳步,勉強望其項背。

俊美男子察覺到了對方的心思,卻不以為意,笑道:“世人只記得波旬逞兇,佛祖流淚的典故,卻忘了釋迦牟尼成佛時所受的考驗,魔者,磨也,是為磨礪。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世上最痛苦的非是無法消去心頭煩惱,而是不明白自己的煩惱為何物,魔障卻能助你認清煩惱,比丘脫去業障而後證果位,便是如此。”

傳聞釋迦牟尼即將成佛,無尚祥光徹照天地,沖上死亡與欲念的魔宮。

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看到釋迦牟尼即將成佛,驚恐萬狀,於是叫囂著一定要阻止釋迦牟尼成佛,他急忙派三名魔女蠱惑佛祖,三名魔女一名叫愛欲,一名叫貪欲,一名叫樂欲,她們盛裝嚴飾,款款微步來到釋迦牟尼前殷勤獻媚,竭盡種種妖嬈之態,可釋迦牟尼深心寂定,對魔女的挑逗毫不動心,猶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

彼時尚未成佛的喬達摩太子訓誡她們道:“你們形態雖好,但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滿盛糞穢,不自知恥,還敢來誑惑人嗎?”

隨後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見自身惡態,只見骷髏骨節,皮包筋纏,膿囊涕唾。

魔女見狀,匍匐而逃。波旬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帶領眾魔兵、毒蟲、怪獸,帶上毒雷、毒箭,來到釋迦牟尼座前。

波旬威脅說:“如果太子你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卻妄想在這兒成佛,我就讓你粉身碎骨,死在樹下。”

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面對波旬的威脅一點兒也不恐懼。

波旬命令魔軍雷箭齊發,結果毒雷、毒箭射到釋迦牟尼近處皆紛紛散落。

釋迦牟尼佛告訴兇惡暴躁的波旬:“我所以得成菩薩道是因為從無數劫以來,積集了無量福德智慧,圓滿了六度萬行。你來攻我,不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嗎?”

說完後,釋迦牟尼就身放凈光,使得魔眾盡皆跌撲。

波旬聽後更加不悅,又發動進攻,無奈他根本無法沖破佛祖周身的聖潔之光,狼狽萬狀,只好承認失敗,最終釋迦牟尼渡劫而成佛。

這則典故無樂慧師自然是聽過的,而且對方從頭到尾也並沒有在說歪理,非是為強辯而辯,因此盡管她依舊抱持著戒備心,卻也不能強詞奪理的誣陷對方在妖言惑眾。

“我曾有緣得到佛門經文《大智度論》,在東方凈琉璃世界修行過一段佛法,曉得佛門有三法印,是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槃寂靜,符合這三點的才是正法,不符合的皆屬外道,若入佛陀智慧海,花開見佛悟無生!”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盤。”無樂慧師直接背誦出來,“這便是《大智度論》中關於三法印的記載,卻也算不得什麽,只是最粗淺的佛理,即便是初入門的小僧也知道。”

俊美男子不在意對方言語的諷刺,笑道:“這世上的大道理,原本就都是在最粗淺的知識中,可是,知道與領悟終究不同,很多人知道這些道理,但要他去身體力行,他便萬萬做不到。其他兩法印且不論,光說這諸法無我,若要解脫,必須先破我執,若要破我執,則先放下我有。佛友想證菩提心,便該放下與半身的恩怨,如此才能無牽無掛,得證諸法無我。”

無樂慧師冷笑:“果然,從你說要討論佛法開始,我便知道,你肯定要提這一茬,原本這一秘密就不難打聽,以秘魔窺探人心的本領,自然能夠知曉這就是我與生俱來的劫數。你探見了他人的弱點,就免不了要趁虛而入,借題發揮。可惜,此事乃是我此生最大的業障,我又怎麽會視而不見,對其置之不理呢?我得師尊教誨,早已將個中關鍵想得通透,否則便連天人界限那一關都邁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