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玉洲格局(第2/3頁)

相比之下,魔族因為是蓄謀已久,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才發動突襲,於是成功吞沒了大半的天庭積蓄,足可跟原來六宗裏最弱的瀛仙宗相媲美。

人族一方所面臨的難題在於,他們的勢力太分散了,總體雖然強大,可其實是由無數個小團體組成,不比妖族唯妖帝馬首是瞻,也不比魔族只有兩個勢力團體,因此人族很難將力量集中在一起使用,畢竟除了守護玉洲的大義之外,各派還要顧及自身的利益。

比如所有修士集結起來,進攻魔族的時候,魔族派一支奇兵進攻六道宗,救還是不救?

救則力分,使計劃產生變數,容易被各個擊破,不救則寒了六道宗修士的心,而且他們說不定會鬧騰起來,脫離大隊,親自回援。

此外,人族是玉洲的主人,這也意味著,他們有義務保護玉洲的百姓,廣袤的地盤,無窮的人口,這些都需要守護,在和平時期,這是助力,在戰爭時期,這便成了累贅,而魔族和妖族就沒有這般顧忌。

魔族想毀滅玉洲的一切,但人族和妖族都不會讓它們如願,這是無法妥協的矛盾,如果它們做得太過,就會逼迫人族和妖族聯盟,這是它們最不願看到的情況;

妖族受限戰力,想看魔族和人族相互消耗,坐收漁利,同時他們還想盡快找到妖帝散落的軀體,這是提升戰力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他們反而最想拖延時間,選擇按兵不動;

人族戰略目標倒是主次分明,先消滅作為外來者的魔族,再來鎮壓挑戰霸權的妖族,可是他們分屬不同的小團體,因此執行效率最低,而且還要收拾魔族和妖族造成的一堆爛攤子,從制定戰略到實際執行,不知需要多長的準備時間。

在諸多顧慮下,三方沒能展開大戰,戰局陷入一時僵持,彼此都等待著破局的契機。

修士一方分散戰力,形成兩大戰區,分別圍繞著魔族占領的三州之地和妖族占領的兩州之地建立防線,阻止妖魔向其他州侵略,尤其是針對魔族占領的地盤,早在進行賭局的時候,修士一方就偷偷地將三州之地的百姓都遷移出來,防止被屠戮,只留給魔族一片空地,這也是三教六宗的大能們答應接受不公平賭局的原因之一。

倒是妖族因為出現得太過突然,卻是沒能來得及遷移兩州之地的百姓,好在相比魔族毀滅一切的本性,妖族雖然也有一批會吃人,但多少有些克制,而且他們退出舞台太久,並沒有必勝的信心,也擔心著會被人族算總賬的那一天,所以有一些行事謹慎的妖王反而會約束手下,不讓它們吃人,以此為自己留下退路。

“如果只有兩方勢力,早就展開決戰了,就像是一盤棋局,有兩名棋手便會對弈廝殺,但換成三方下棋,顧慮的東西就太多了,彼此牽制下,誰也不敢搶先動手,這就是三者成鼎的道理。鼎是非常平穩的容器,這種僵持的狀態,只怕要持續很久,數年數十年都很正常,在沒有必勝把握的前提,誰都不願意打破平衡。”

閑來無事,羅豐就向方月儀解釋了當前玉洲的情況,也說明了自己想外出遊歷的原因。

“就眼下的戰況而言,有沒有我加入,都不會產生太大的改變,與其待在這裏枯等,倒不如外出尋找突破的契機,我隱隱感覺到,下一重衰劫就要來臨了。”

方月儀吃驚道:“這麽快!你上一回引發衰劫就是在九域決戰前吧,算起來才過去了一年,按照常理,兩重衰劫之間,至少該有一百年的安全期讓你完成積蓄才對。”

“一部分是因為使用萬劫珠,提前引發衰劫帶來的副作用,另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我證見了九重先天大道,積累太盛,所以衰弱期短,間隔期同樣也短。”

這是羅豐詢問通天古書得到的答案。

方月儀擔心地問:“那你有把握渡過嗎?”

羅豐道:“抗住精元衰劫的第一波考驗不成問題,畢竟我是一名武修,在精元修煉上是強項,難點在於後續的衰弱期,所以我才打算外出遊歷,找一方修行水平並不高的世界,以此來保證衰弱期的安全。”

這是修士渡衰劫最常用的方法,因為通過閉門造車來結束衰弱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而外出遊歷又很危險,在衰弱期自身實力將會大幅削弱,所以找一方道法微末,修行體系並不強大的世界,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尋找結束衰劫的機遇。

方月儀沉默了片刻,嘆氣道:“你的想法一向是正確的,我也沒什麽可勸……等等,你該不會是想渡過兩重衰劫後,再回歸玉洲吧?”

她突然想到了這一可能,既然間隔期縮短,引發兩重衰劫或許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尤其三元之衰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相比之下,最後的道心衰劫過於特殊,反而不遵循前三重衰劫的規律,這也是修士通常只稱三大衰劫,而不稱四大衰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