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太上聖源(第2/2頁)

兩人本是有意擠兌,縱然是虛空強者,對上太荒元魔也走不過一回合,誰料羅豐卻道:“此番前來貴教,正是為討取一物,以便對付太荒元魔。”

兩名太上長老對視一眼,滿是不信,能夠對付太荒元魔的寶物,為何外人知曉而他們倆卻從未聽聞。

“是何物?”

“太上聖源。”

太上長老皺眉回憶了一番,搖頭道:“抱歉,教中並無此物。”

“東西一直存放於隱玄宮中,只是貴教不曾認得,使得神物蒙塵。”

羅豐催動《太上道德經》中的心法,伸手向前一抓,隱玄宮中忽有一物綻放光芒,受到感應,主動落入掌心。

太上聖源,乃是源自神洲玄宗的秘寶,和《太上道德經》一起被太上教所得,百萬年來,不是沒有人看出此物的秘密,只是使用這件秘寶需要有虛空境的修為,而能夠臻至虛空境的強者無一不是對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有著不可撼動的信心,道心堅若磐石,若沒有被逼上絕境,根本不會改走他人的道路。

太上教始終不曾碰上過滅教危機,因此一直以來也沒有動用的機會,久而久之,這件秘寶就被遺忘在角落裏,再也無人識得。

在神洲玄宗,《太上道德經》是一脈單傳的,修煉者在神功大成後,就要拋棄原來的姓名,改為單字“玄”,亦稱“玄尊”,列代玄尊都不怎麽長壽,非是不曾證得長生,而是他們會主動入滅,終結自己的生命,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每一代玄尊在入滅前,會將自己的畢生元功保留下來,凝成一枚太上聖源。

換成其他功法,後輩想要完全繼承前輩的道行,是絕無可能的,頂多是吸收一些功力,因為哪怕修煉同一部功法,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延生出許多條道路,通往不同的目的地,勉強自己接受他人的見解,便如同邯鄲學步,不僅會迷失自我,還可能走火入魔。

但《太上道德經》不同,它的目標永遠只有一個,所有的修煉者都在“太上忘情”這條道路上行走,不存在分歧,不管你往哪個方向行走,最終都會抵達同一個目的地,“太上忘情”會消除所有道路的隔閡,環顧四方,全是康莊大道。

太上教收藏的這枚太上聖源,源自第十八代玄尊,原名臧森羅,他以神魂成聖,證得亞聖境。

另一世中的羅豐,機緣巧合下進入了一處玄宗遺址,並探得了這一秘密,奈何那一世的他論根基遠不如此世強大,因為同樣走了捷徑法門,並留下了許多弊端,致使無法完全吸收太上聖源中的傳承——盡管同出一脈,沒有排斥,可肉身與神魂都存在極限,最終只吸收了三成,遠遠及不上元祖天魔,不得不選擇玉石俱焚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