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不傳非人,法不傳六耳(第2/3頁)

“找我?找我做什麽?”

魯皓軒皺眉,一名弟子道:“聽聞你之前去雷脈找那新晉弟子李辟塵修兵,那小子又是李元心師兄的接引對子,當初死劍墳外,夔牛三震而開一脈,可是人盡皆知。”

他話語之中有些好笑,另一名弟子也是不知可否,見他們二人模樣,魯皓軒頓時失笑:“七竅業障蒙了自己,你們啊……”

“師兄何意?”

兩名弟子愣了愣,魯皓軒道一聲:“自己悟去。”

他說完便朝裏面走去,腳下升風,向天嵐峰半山腰而去。剩下兩名弟子面面相覷,想著七竅業障的意思,百思不得其解。

腳步匆匆,魯皓軒來至廬舍邊緣,蘇忘歸坐在廬舍外,見魯皓軒來到,站起身來,似乎已經等候多時。

二人見過面,魯皓軒道見過真傳,此時蘇忘歸笑道:“我聽說你去找那個雷脈不成器的小子鑄兵,怎麽,這火工殿弟子收費讓你心疼了是不是?你認為那個小子能把你的大戟鑄好?”

魯皓軒擺擺手,道:“師兄,你可錯了,可錯了!”

“神物自晦,這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那小子哪裏是什麽不成器的……那是個真的天驕啊。”

蘇忘歸眼眸微閃:“哦,這麽說果然有過人之處,何解?”

……

卻說李辟塵隨李元心修道,十日光景匆匆而過,二人自在青霄峰上修煉,如今李辟塵已然九骨圓滿,將要化入五精境。

李元心坐於李辟塵對面:“關隘之難,難於上青天,五精為人身五氣,四海是人身根本,三火為人之性命,此三境根基務必要打牢夯實,否則日後道路坎坷。”

“修道亦是修性,以人身成大道,五精為肉體,四海為聯系,三火則是護罩魂魄,而人本則是真靈。”

“我與你講,你且一聽,不過按照你的魂魄境界,怕是很輕易便能領悟五精奧妙。”

李元心搖搖頭:“我倒是真沒想到,你小子居然將了我一軍,魂魄心動,即使是上代真傳中也沒有多少人達到這個境界。”

“心境修為難以明說,但俱要穩紮穩打,不可妄動,此為修行之根基。”

“你在開脈之時便有胎息異像,若是凝聚五精氣,便是直入圓滿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辟塵心神入定,八脈九骨齊齊震動,身軀之中,原本分散流淌的清氣開始匯聚到一起,慢慢凝入身軀五處門戶之中,是為心門,肝門,肺門,脾門,腎門。

五道門戶洞開,清氣法力如同大河決堤一般奔湧入內,身軀外部有白色煙雲升起,卻是白日升煙的異像。

“不錯,就是這樣。”

李元心點頭,但他不知道,李辟塵早在八脈化骨時便已經生出白日升煙之像,此乃肉身凝練之兆,此時再出,卻不知其肉體要強橫至何等地步。

修煉之人,根基必須夯實,就如同登山,那山為大道,若是無徑,則時刻都有墜山之危,若是有徑,則一步一個腳印,最終能夠走到盡頭。

正所謂:吾等於地步行,不去雲端起舞。

體內五藏精氣流淌,清氣匯入,只聽得八脈震顫,九骨雷動。李辟塵身周有煙雲匯聚,他睜開雙眸,有白色煙火從中緩緩流淌而出。

踏入五精境界,此時已是煉精化氣!

李辟塵起身,對李元心打個稽首:“多謝師兄。”

初開五精,李辟塵握了握拳頭,只覺得這手臂之中起碼有幾千斤神力,比之前八脈九骨時所得力量足足多了好幾倍。

八脈鍛體,九骨聚神,人身如大龍,修行引氣自丹田起而入紫府,如魚躍龍門,踏地登天。

……

青霄峰下,兩名黃袍弟子值守,忽的前方一陣風起,見一尊麻衣道人與一黃袍弟子從遠方而至,他面容枯槁,但依稀可以看出俊朗模樣,身後負著一個破口袋,腰間懸一柄大鐵錘。

在他身側,魯皓軒開口:“來也來了,你自己去看看便是,拖著我作甚。”

“去看看,你不正要去取兵刃麽,我一並同去,看看他手上火候。”

麻衣道人搖搖頭,如此言語,魯皓軒嘆氣:“難道還要比試比試?”

麻衣道人開口,笑道:“只是想見見,若是如此說了,比試比試倒也可以,只是……”

“只是什麽?”

魯皓軒反問,這麻衣道人言語,手指轉個圈:“要有點彩頭才好。”

“要賭?賭什麽,小心回頭被捉住,遭執法殿懲戒。”

魯皓軒搖頭,麻衣道人擺手:“無聊無聊,修行何等無聊,不找點彩頭,哪裏來的動力。”

“不消言語,賭豈能與道相提並論,火工殿若都是你這般人物,活該停留在七峰不得上。”

“話糙理不糙,但我就是小賭,看看,再說了,那弟子也……”

“雷脈是你想去賭就賭的?無恨師兄,平素裏偷偷下山也就罷了,去那仙天之外,借著外出尋石找鐵的機會,在紅塵濁莊裏盤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