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靈明眸中看靈明(第2/2頁)

李辟塵笑起來,此時那步伐緩踏,只是這時,那身周,居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自在之感。

飄飄忽忽,念頭仿若能達到青冥,不需要念誦清靜真經,此時自己就如同天地。

仿若手指一招,就能喚來風雨雷霆,仿若口齒輕啟,就能呼出春夏秋冬。

心境的天人合一,是魂魄第四境同歸。

而此時,是身與心,俱都成就了天人合一之境。

赤骨神遺留的力量開始顯化,天的神性帶來了天威,人的神性尚未開啟,但已不太遙遠。

李辟塵去了觀後,看了先天青氣,與九兒道了別離,那步伐又轉,上了山巔,看了一眼那墳冢,就徑自下了山去。

觀門前,石靈明與列寅坐在門檻處,孩子手托著腮幫,看著李辟塵一步一台階,走向南天門前。

出了南天門,下了峨眉山,再行幾步,就是凡間。

孩子坐在門檻前,那目光悠悠的,而李辟塵行到南天門下,轉過了身子。

孩子的目光澄澈,此時那當中,居然是什麽念頭也沒有。

那是歸於一切的平靜,並不是自己在想,而僅僅是在看,在看李辟塵的背影。

目光看見石靈明的眸子,從中讀出了他的念頭,居然是一片空白,有的只是澄澈通明。

李辟塵突然……似乎悟道了。

降心猿,這心猿……之所以降不住,那是因為霧裏看花,想的太多。

什麽也不想,通靈澄澈,此時可以見神,自然就會見到心猿。

而這個心猿,其實不是靈明石猴,而恐怕是只六耳獼猴。

降住心猿,則拿住六耳獼猴,撫他靈台,如此將六耳化作靈明。

“原來如此……”

一瞬間,李辟塵開悟了,第四境同歸,本是人與天地合,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六耳則正是天地所化的二心,所謂萬物皆明。

因為知道得多了,感悟的多了,所以產生的所謂“疑問”。

這裏的六耳獼猴,不是真正的六耳獼猴,僅僅是心猿的另類稱呼。

而降了六耳,自化靈明,是真正念頭通達,貫穿天地,比同歸更上一境。

念頭通達,不染塵埃,明潔無念,靈台如洗。

此謂魂魄五境,境喚靈明。

破境了嗎?

李辟塵如此自問,而後當他看見石靈明的目光時,微微停頓,便又明白了。

原來沒有啊,只是明白了這個道理罷了。

那門在前面,只是推開了一半,可還有一半,總是遮遮掩掩。

……

這次人間之行,或許,能推開剩下的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