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陰曹見聞(一)(第2/3頁)

原本的前主人自稱太上通幽,號曰蓬萊惡鬼,自上個舊世的末尾來到幽黎,斬殺原本的蓬萊之主(野神),奪山為尊,自號要仲裁幽冥不公不正之事。

他於冥海之中征戰不休,無人知道他的真實意圖,但既然有戰必會樹敵,有另外一位太上化身與他爭奪蓬萊歸屬,兩人都身負幽冥之力,故而廝殺一時不得分勝負,但總得來說,是通幽占據上風。

直至那另外一位太上化身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個鐵面艄公。

鐵面艄公,面上有兩道血痕,與正常的艄公不同。

這種便是所謂的“無情艄公”了,他們只管渡化冤魂,若有阻擋者,便是天尊座下的諸多正式艄公也會打殺,他們沒有七情不帶六欲,不會笑也不會哭,是最完美的,也是最恐怖的執行輪回之人,冥海諸族,幾乎沒有願意與這鐵面艄公撞上的。

因為鐵面艄公,也會襲擊他們。

幽黎冥海的眾生,會被這種面帶血痕的艄公認為是“篡生者”,即本不該活過來,但卻偷到了本該屬於新生命的靈氣,從而自死亡之中復活,這自然就是違背大道的事情,是大逆,當誅。

世間陰陽自有其道,鐵面艄公,事實上那些大聖都知道,這種玩意,乃是這片“彼方世界”自我意志的附屬產物,至於是什麽形態,因為最初出現在這裏的渡魂人都是艄公,故而這種執行者也變化為艄公的模樣,當然,其中也有天尊的推波助瀾因素。

那個新的艄公擊敗了蓬萊惡鬼,舊世最後一個千年,幽黎海區域,大叫喚海,五雲孽氣澎湃,太上通幽被太上大赤擊敗,此事震動幽黎,因為那時候太上通幽已入天仙第五重,可依舊敗給了那個新的鐵面艄公。

他狼狽遁走,卻不料路上遇到截殺,年輕的“焚族”人物施展詭異的法術再次擊敗太上通幽,後者遭到重創,跌落冥海大叫喚地獄深處,隨波逐流,不知所蹤。

此戰本是焚族之人欲截取太上妙法,然而通幽死戰,焚族攔截之人有七十余,每一位皆有天仙之上的水準,可謂是拼上族中家底,但就是如此,依舊被已經受到重創的太上通幽用五杆大旗搖碎了六十四人!

皆為觀世境!

一戰斬六十四天仙,太上通幽威震幽黎,蓬萊惡鬼之名真正響徹乾坤,但終究力盡失手,此不得不感慨人力終有窮時。

此人,乃眾生也,唯天力無窮,故而人力不可敵天力。

不過,雖然通幽之法未曾得到,可蓬萊山易主,明面上宣稱此山歸屬焚族所有,並且為之召開盛大的法會,事實上,是怕其余諸族生出異心,前來搶奪蓬萊山的主人地位,故而焚族首領親自出馬,立刻前去拜會碧落黃泉,隨後又連拜覆海大聖、白泉古帝、絕巘皇、天螟蛉老仙,許以重利承諾,請四聖同意他們占據蓬萊仙島。

畢竟焚族此次一戰,幾乎滅族,傷亡慘重,但相比通幽不服管教,願意給碧落黃泉當狗驅使的焚族,顯然更為容易打動二聖。

冥海諸聖,其六同意,更有碧落黃泉手諭,這一下諸族便是要強搶,也必須要掂量掂量了,而且焚族也不是好惹的,亦與桑火族人一般,要麽沒有出世者,要麽,但凡出世,必為地仙之上!

焚族這一招不可謂不厲害,他們求得的碧落黃泉手諭,其中卻是已經謀來了“判官”之尊位!

幽黎之中,除去諸艄公之外,還有四司十部,此分散於冥海各方,往往千年都少有碰頭,四司乃賞善、罰惡、查察、陰律,這判官之位,便是分屬四司之神名,所屬職權,也正如四司上所寫一般!

蓬萊判官,這個位置不可謂不重了,海外三仙山並不是沒有本土修行之人,但所謂的蓬萊主人只需要占據其中最關鍵的“陽世崖”,便可以自為蓬萊之主,當然,在任何人看來,這個蓬萊主人並沒有太大作用,三仙山依舊好端端飄蕩於冥海之中,也不會因為多一個主人少一個主人而分崩離析,更不會隨著這個主人的意志而行動,唯一的好處是,對於外來者擁有一定的鎮壓力,同時在這裏修煉事半功倍。

可不論自封的位置多高,上面終歸有諸位大聖壓著,難以掀起風浪。

三仙山在此,接了蓬萊判官的位置,就等於能勾掉幽黎眾生的性命,當然必須要符合幽黎天的規則才可以施行,但饒是如此,當眾生見到那判官手掌中的生死簿時,又有哪一位幽靈敢自稱自己無懼的?

生殺奪予,雖不能說懸系於對方一念,但至少也被對方握住了尾巴!

判官手中的生死簿不可殺陽世生靈,只會記錄,故而可以勾掉的就只有幽黎中的半情眾生,只要符合幽黎天的誅殺規矩,別論你是地境還是天境,那判官筆在生死簿上一劃,便是爾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