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太上太平根源祖劫天聖天尊(第2/2頁)

“鴻荒割裂,逆世之動,分分合合,天上天下皆如此是。”

太空天尊看著太易天尊:“老師,此乃應數。”

太易天尊回首相望:“這就是你阻擋我的理由,既然如此,今日你我,當分高下。”

他道:“癡迷於道祖之稱,執著於妄境之理,說什麽自然寂寥之師?”

太空天尊道:“老師同樣執著於代替神祖,世間萬物,便是執掌妄境的太乙天尊,莫不是以執證道之人,他便沒有妄了嗎?”

兩團火焰熊熊燃燒,碰撞在一處,老君的丹爐中,所見到的情況就是如此。

但老君此時沒有煉丹了,李長生與鐘旬陽似乎也有感覺,看向這位世間唯一的道祖。

“丹不成,難得解脫。”

老君的手停了下來,他垂著頭,白色的胡須拖到地上。

清明的眼睛變得渾濁下來。

是什麽使得大家改變了?

常儀依舊是那般清澈,然而道德已成無響。

逝者不見,萬籟俱寂,是為無響。

無響空無,自然是世間絕唱。

越強越不能證無,但是如果越弱……與凡人無異,又如何保持原來的“本心本相”?

道德天尊做到了。

本來所猜,五無不可同證,因為證一必證二,二又需證三,如此往復,所以不論無境有幾,萬無也好五無也罷,則諸無混一,連綿無盡。

然而……

“不為之為,無為證而少無不為,原來是‘不執’!”

老君的胡須下,神情不知悲歡喜怒,復雜難明。

不知此時的太極天尊,或者說縹緲老祖,又作何感想?

難脫世間桎梏,但最後卻是道德天尊先行一步。

證無響,卻並非超脫,最多只算是“超然”。

“如今無境已不止於五,無者存萬,萬者皆歸一有,道德證無響,已是‘超然象外’,但由此,他徹底不能履足塵世,或許他在空無彼方,能夠見到與這方世間不一樣的繁華吧。”

老君思考著,那對於空無彼方的猜測有很多,太乙也曾經說過,或許空無與羅天,是循環往復的,二者屬於有無之變,是對等的世間。

但正是因為對等,所以才難以逾越。

能夠越過此世,到大彼方者,古來只有一位。

但是越客特殊,不能作常理計較,而如今,道德天尊是第一位,堂堂正正,用修行走到了“超然象外”之境的人。

他或許不如仙祖強大,但是在證“真道”的路上,已經走的比仙祖更遠。

或許不需要無盡永前與無界永在。

老君的眉心中,生化一道太上之氣。

道德天尊已成無響,故道德只是道德,道德已非“太上道德”。

“從今之後,我亦是太上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