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拜師(第2/2頁)

黃瑞沉吟良久,道:“好吧,你既然執意如此,那便隨你的意。不過,你不能荒廢了仙文閣的學業。”

“弟子會盡力而為。”

隨後,黃瑞招來幾位先生作見證,收桑子明為正式弟子。

從今以後,桑子明便不用去教室裏上課,可以稱閣主黃瑞為師傅,接受他的單獨指導。

黃瑞身為閣主,平日裏比較忙,不但要兼顧整個書院,而且自身還要修煉,所以他只是每隔十天,抽出半天的時間,給門下弟子講學,另外再花半個時辰,單獨指點每個弟子。

換句話說,桑子明每隔十天,只要去學宮半天聽課,再加上半個時辰,接受單獨指導就行了。剩下的時間,他愛幹嘛幹嘛,想去哪兒都隨便。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而實際上,有很多弟子經常聚在文瀾苑,即便閣主不開課,他們也不肯走。

仙文閣除了閣主這一位舉人之外,還有幾位類似於金蘭清這樣的秀才,有時候也願意接受別人的詢問。

再加上,眾弟子之間也可以相互切磋。譬如說,有的童生功力很高,不但掌握了一千五百仙文,而且達到了煉氣巔峰的程度,足以指點像桑子明這樣剛剛拜師的菜鳥。

至於說,這些童生願意不願意指點,那就看彼此之間的交情了。

三天之後,黃瑞召集弟子,開始十天一次的講學。

桑子明數了數來上課的人,發現足足有十九位之多!其中八位帶著黑色的儒生帽,應該都是童生了。剩下十一位,包括他自己,都只能紮著頭巾。

儒生帽有不同的顏色,童生只能戴黑色,秀才可以戴青色,舉人戴紅色,進士戴皇色,這是仙文閣統一的規矩。

桑子明慢慢了解到,要想成為童生,必須先學會一千五百個仙文,這是考秀才必備的基礎。當然,即便掌握了這麽多仙文,也未必能考上,因為所謂的“學會”還有境界的不同,大多數人都只是“初窺”,沒辦法通過秀才的考核。仙文八大境界:初窺、入門、登堂、小成、大成、圓滿、入道、成仙。只有到了登堂級別,才有機會成為秀才。

在那八位童生中,有兩位達到了“入門”的程度,算是實力最強的人物了。其中一位名叫“顧森”,大約三十五六歲,看上去英氣勃勃,已經到了煉氣巔峰;還有一位名叫“張成”,已經五十多歲了,至今還是煉氣第十層,距離巔峰還有一段距離,神色看上去有些低沉,因為要想成為秀才,必須在六十歲以前完成,過了這個歲數就沒有資格參加考試了。

桑子明作為新人,恭恭敬敬的拜見各位師兄。

眾人嘻嘻哈哈的表示歡迎,但是究竟是什麽態度,那就不好說了。

通過初步的接觸,桑子明發現顧森為人有些清高,不太容易溝通,而張成則較為謙和,因為年紀大的緣故,所以比較好說話。

他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有了求教的對象。

對他來說,要想結交張成,其實並不難,只要拿出很少量的半靈丹就行了。

半靈丹也是丹,能讓張成這樣的修士,憑空增加兩個月的修為!

對於五十多歲的張成來講,即便不能在六十歲之前考中進士,只要能提升自己的功力,總歸有莫大的好處!設法在百歲之前,進階煉氣大圓滿,那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一般來說,要想築基,必須搶在一百二十歲之前完成,否則越往後拖,氣血漸漸衰竭,越沒有成功的希望。

煉氣大圓滿的修士,只有兩百多年的壽命。而築基修士,卻有接近五百年的壽命,其中的差別太大了。

修仙就是為了長生。生死面前,人類像螞蟻一樣脆弱,臉面算得了什麽呢?

所以,桑子明只要拿出半靈丹,就能讓所有的師兄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