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兼濟天下?(第2/2頁)

而且,陸九淵也有私心,並沒有把玉簡拿出來,跟眾位地一起分享,否則眾人合力,說不定會將那塊石碑破解大半。

對於陸九淵而言,他想先學會兩枚玉簡上的仙文,然後分享給五個哥哥,再教給象山書院的弟子。至於說完全擴散出去,傳授給整個儒門所有的學子,他暫時還不想那麽做,而且也做不到。

仙文畢竟是一種非常高深的學問,很多人窮其一生,也學不會一萬仙文。修真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如果花太多的功夫學習仙文,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不能順利的進階,就可能中途隕落。而且,儒生即便學了仙文,固然少了天劫,但還會有魔劫,人劫,鬼劫,妖劫,如果不學習天劍訣,缺乏殺伐的手段,還是可能隕落。

所以說,仙文這種東西,不學不行,學太多,耽誤進階也不行。

就像鄭玄那樣,雖然成了地仙,學了很多的仙文,但他的功力卡在那兒很多年了,將來能不能修成靈仙,還不一定呢。

如果修不成靈仙,地仙最多能活一百萬年,壽元耗盡,面臨死亡。

即便修成了靈仙,沒有高超的殺伐手段,到了靈界和仙界,也會遇到很大的麻煩,無法一帆風順走下去,搞不好被人殺了,那還是一場空!

正因為這些緣故,陸九淵得到仙文傳承的玉簡,才不會四處宣揚。

儒門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陸九淵覺得,自己的修為還不夠,無法真正的兼濟天下。

桑子明猜中了師傅的心思,所以爽快的獻出玉簡,感謝師傅傳他心學大法。這是互惠互利的事,反正這種玉簡,他自己就能復制,只不過多花點兒功夫而已,就當是溫習仙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