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流論道(第2/2頁)

車樺無奈道:“與其說是難,倒不如說是主考的大師們在為難!”

“需知同為偃者,隔道如隔山,若無相應水平和造化造詣,根本無法做出準確評判。”

“如此一來,這一考核所邀請的評判者,必定是同一領域的頂尖高手無疑。”

“而且,為了公平公正,還需湊夠五名以上精通相關道途的考官,以供隨時任用。”

“你們想想看,什麽樣的造詣水準,才能入得如此多位大師法眼,甚至得到其認可?”

眾人聞言,嘖嘖有聲,一時間不免為之議論紛紛。

不過車樺很快又得意道:“但是十年前,我終於成功通過此關,獲得了九十的高分!”

“由此而知,大師們真正看重的,是足夠新奇有趣,具有開拓意義的新選題,而非老生常談,老舊道藝。”

他絮絮叨叨總結了一番,大意就是求新求變,出奇制勝為最佳。

李塵和齊麥谷對視一眼,卻是心照不宣。

他們倒是稍微了解內情,知曉此間還有晉升潛力的因素在。

如若當真潛力過人,表現出未來晉升的可能,主考的大師們或許就擡手寬宥,準予通過了。

開拓創新,或許也與這一暗藏的潛規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