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過去的故事(第2/2頁)

遷都洛邑在當時看來的確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洛邑左邊有崤山,崤山中的玉谷,是靈氣極濃,天下最佳的修行地,將許多宗門搬遷至玉谷,可以為王朝輸送更多強大的修行者,而洛邑的右邊,則是沃野千裏,糧倉充足的隴蜀之地。

然而不少百姓和貴族並沒有因為遷都而遷徙,而且因為遷都造成的許多利益損傷,和韓哀帝之間造成了許多矛盾,遷都之後,一些新勢力的崛起和瓜分新都,又使得王朝的勢力反而銳減,最終被滅。

滅魏則是兩件大事,一件是靈渠之計,在一些陰謀的推動下,魏王朝開始匯聚無數能工巧匠,想要人為的建立一條可以吸聚大量天地靈氣的巨大靈渠。這條靈渠的建造,消耗了魏王朝無數的資源,國力也漸弱。而另外一件則是魏雲水宮後來的一家獨大。雲水宮在某一時期,湧現了許多修為驚人的修行者,魏王也越來越依賴雲水宮,許多東西都全部朝著雲水宮傾斜,最終使得雲水宮一家獨大而導致許多修煉宗門凋零,甚至消亡。

滅趙則是反間計的最經典運用,在大秦王朝和趙王朝征戰的最緊要的時期,大秦王朝成功的令趙王相信趙劍爐將會和大秦王朝合作,最終取代他的位置。所以他殺死了趙國最強的宗師,開創趙劍爐的那柄劍。

隨後大秦王朝的大軍再無忌憚,勢如破竹,只是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便傾滅了趙王朝。

即便是對於定了很多計策,在這樣的戰爭裏最終獲勝的大秦王朝的許多人而言,這三個王朝覆滅的過程中,依舊有著無數可以借鑒和值得深省的地方。

畢竟在瞬息萬變的征戰中,不知道有多少偉大的人物在使力,不知道有多少種陰謀算計在同時互相進行著,只有在後世來看,才會發現其中是哪些起到了作用。

尤其是魏雲水宮一家獨大而導致很多丹宗勢微,影響國力的事實,更是令各個王朝引以為戒。

所以此時的長陵,雖然元武皇帝相比之前的所有大秦王朝的皇帝更有掌控力,他和皇後、兩相組成的集團,牢牢的壓制和控制住了大秦王朝所有的貴族門閥,但中央皇朝對於大部分的修行之地,還是刻意的令其保持一開始開山立派時的狀態。除了提供一些蔭庇和支持之外,只是令其像野草般自然生長。

魏王朝滅亡的過程,讓後世的人都明白,一個宗門看上去再勢微,但只要保持著開山立派時的狀態,只要保持著那個宗門的精髓,那這個宗門在很多年之後的某一時刻,或許會因為一些天賦不凡的人而突然強盛起來。

而一個特別強大的宗門輸出的對整個王朝特別有用的修行者,在數量上遠遠不及那些中小宗門的數量總和。

所以各個王朝在魏王朝滅亡之後,都是盡可能的保證己朝的所有宗門都能長久的存在下去,像白羊洞並入青藤劍院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很少。

大部分的宗門因為被刻意的保持著原有的狀態,所以相當於與世隔絕的清凈之地,山門內的修行者,只需考慮境界提升的問題。

對於青藤劍院而言,三日的閉門祭劍試煉,更是相當於將自己和長陵隔絕了三日。

所以此時,祭劍試煉雖然結束,一些結果和祭劍試煉裏發生的事情已經傳出,但是丁寧此時走在山道上的時候,卻是不知長陵已經發生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