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師徒言(第2/2頁)

聶隱山輕嘆了一聲,“只是可惜……”

殷尋莫名的有些憤怒了起來,道:“既然她注定成功,何來可惜?”

“可惜她還是慢了很多年。”

聶隱山看著他認真的搖了搖頭,道:“當年巴山劍場滅,便是最好的時機,長陵諸多修行地早已被殺怕,尤其整個朝堂被清洗過一片,那時那些權貴更無別的想法。只可惜當年那人一劍入長陵,殺死了她和元武太多修行者,巴山劍場的嫣心蘭選擇同樣的方式,以至於那時她和元武並無足夠的強者可用,若是再強行這麽做,恐怕楚、燕、齊三朝便擁軍齊至。”

“現在晚了很多年,很多人又已經生了別的想法,現在她這次成功的越是容易,很多不喜歡她的人越是沒有死去,將來的隱患便越多。這鐵桶江山,也未必那麽鐵桶。”

“當年她雖然成功殺死那人,但是那人憑著自己手中劍殺死她那麽多人,又留下了九死蠶,讓她晚了這麽多年才能這麽做。在我看來,若是以一個戰局全局論,兩人也只是各勝了一場。”

殷尋知道自己的師尊曾經是一軍的統帥,看法和高度自然和尋常的宗師大不相同,此時他已經徹底明白自己的師尊只是讓他接受鄭袖的命令,不要反抗,但是他又驟然覺得屈辱和迷茫。

聶隱山看著緩緩垂頭,嘴唇卻是在輕顫的他,似是看透了他的內心。

聶隱山輕輕的嘆了口氣,擡頭看著夜空裏的明月,輕聲說道:“到底是立於大義,建立一個萬世長盛的前所未有的帝國,還是覺得不公,覺得他人的行為太過卑劣而要一戰……當時的長陵,很多人也做了不同的選擇,但實際上,最終決定的只是自己的意氣,自己的情感。”

“你是我一手教導出來的徒弟。”

聶隱山又轉過了頭,看著殷尋,道:“若是要戰,我也希望你為朝而戰,為親友戰,自己把握,不參與她和別人的恩怨便佳。人生如戰局,哪裏不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