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改變的命運

朝歌。

自紂王逼死姜王後,已經過了近十年之久,東伯侯姜桓楚得到消息後,數次遣使來信,質問紂王為何要殘害自己的女兒。

紂王不勝其煩,卻又擔心姜桓楚反商,每次都是語焉不詳,打算先穩住東伯侯,等時間一久,事情大概就平息了。

不過他最近總感覺心煩氣躁,莫名的生出一股戾氣,看什麽都不痛快,哪怕有著蘇妲己這樣的絕色美人相伴,還是無法驅除沒來由的狂躁感。

這日,姜桓楚又有信來,詢問兩個王子殷郊和殷洪的下落,說是虎毒不食子,紂王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害得兩位殿下失蹤。

紂王看完奏疏,猛地升起一股恨意,想自己堂堂天子,人間至高無上的存在,姜桓楚一個東伯侯,卻敢對君主指手畫腳的,缺乏敬畏感,委實有失臣子體統,可惡之極。

“詔費仲、尤渾二人覲見。”紂王在殿中走了幾圈,心中恨意難平,想到這兩個寵臣素有主意,便想問一問他們,看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

費仲、尤渾聽紂王說了之後,暗中對視一眼,心中暗喜。費仲早就有了主意,這時啟奏道:“姜王後死後,兩位殿下深恨陛下,本來就想去東伯侯和南伯候處借兵造反,雖然失蹤不見,但想必是躲在某地伺機作亂。”

“如今十年過去,兩位殿下已經長大了,若再次勾結諸侯,必生禍亂。陛下不若暗傳四道旨意,把四鎮大諸侯誆進都城,梟首號令,斬草除根。那八百鎮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龍失首,猛虎無牙,斷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寧。不知聖意如何?”

紂王聞言大悅,嘉勉道:“卿真乃蓋世奇才,果有安邦之策。”當下,令人傳四道旨意,詔四大諸侯進京陛見。

雖洪荒之大,不可測度,但在這樣道法顯聖的年代,又有六合青穹大陣勾連南北,距離自然不再是困擾,各諸侯中都有修為高深的供奉仙人,帶著候伯們不過數月,便跨越無盡時空,來到朝歌。

次日升朝,四大諸侯各有本章上奏,但紂王看也不看,徑直斥道:“姜桓楚,你知罪麽?”

姜桓楚奏道:“臣鎮東魯,肅嚴邊庭,奉法守公,自盡臣節,有何罪可知?陛下不念元配,諸子滅倫,實君負微臣,臣無負於君。”

紂王大怒,罵道:“老逆賊!命女弑君,忍心篡位,罪惡如山,今反飾辭強辯,希圖漏網。”命武士:“拿出午門,碎醢其屍,以正國法!”

剩下三個諸侯見紂王不看姜桓楚奏本,直接要殺人,忙下跪求情,各自有本奏。

紂王看了三個諸侯的本章,都是勸他親賢臣,遠小人,勤政務本,戒奢靡、遊獵等。他本就要殺四大諸侯,見這奏章,更加惱怒道:“將此等逆臣梟首回旨!”

眾武士推出幾大諸侯,殿中比幹、梅伯等忠臣急忙求情,奈何紂王心中早生暴虐之情,根本不允許,正在危急關頭,突然一陣環佩叮當之身傳來。

紂王和眾臣擡頭一看,見是妲己攜王子武庚上殿,跪拜道:“四大諸侯勞苦功高,忠心耿耿,若殺之,必失天下民望。妾實不忍大王行差踏錯,有損社稷,陛下若執意要殺,請連我母子二人一起殺之。”

紂王雖然暴虐,但寵妲己至深,此時見她以死相求,哪裏忍心,沉吟片刻,拍案道:“且先將這幾個老匹夫關到獄中,來日再說。”

眾臣松了一口氣,急忙令人把四大諸侯關押起來,想等散朝之後在想辦法求情救命。

紂王回到壽仙宮中,蘇妲己早已經等候,行禮道:“妾今日頂撞大王,但一片丹心,全無私念,望大王明察。”

紂王嘆道:“美人求情,孤王自當應允。只是四大諸侯早懷怨望,若不早除之,必生禍端啊!”

蘇妲己笑道:“恕臣妾無禮,此策實乃昏招。那四大諸侯各自坐擁侯國,縱然身死但國未滅,今日殺了四人,反而給了他們造反借口,明日尚有其子嗣繼位,必反無疑。若留著他們,有君臣大義約束,反不至於造次。”

紂王一想,果然是此理,撫掌道:“不想美人有這等見識,孤王幾犯大錯矣。”

次日早朝,紂王下令放了四大諸侯,命其各出兵馬,協助聞太師清剿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造反諸侯,眾臣盡皆稱頌紂王賢明。

散朝之後,朝歌城中,一座普通的院子之中,一個老年官員目露異色,眉心糾結,似乎有著難解的疑問。

“師叔,你愁眉苦臉的,難道被人欺負了?說出來,我去給你報仇去。”

就在這時,一個十來歲的小少年走過來,看這老者面色不佳,便出言詢問。

老者笑著道:“倒沒有人欺負我,只是局勢發展出乎我之意料。我已算定,那東伯侯和南伯是必死之局,可沒想到他們居然逃過一劫,如此一來,局勢就變的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