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國朝將亡,功德如雨

南瞻部洲是人道正統所在,聚集著龐大之極的氣運,因果糾纏僅次於天庭,多方勢力混雜,教派和教派之間,教派和皇權之間爭鬥不休,更有諸多大族參與其中,是三界中最為復雜之地。

大漢之興始於文景之治,盛於昭宣中興,終於元成二帝,平帝繼位,國家已經內憂外患,王氏外戚尾大不掉,天命衰落。

平帝雖頗有雄心,奈何泰皇偉力不顯於地仙界,被各方勢力牽制,終難有所作為,至哀帝時,國祚已衰,王蟒勢大難制,引發暴亂,殺死泰皇人間化身,皇命終結。

這一切雖有內外矛盾積累爆發的因素,但主要幕後推手卻是妖族。

東王公身在天界之中,對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洞若觀火,雙目之中,人道長河浩浩蕩蕩、無始無終,仿佛巨大漩渦般旋轉不停,隨著整個宇宙的運轉而演變。

在大漢朝的這段歷史中,隨著一代代泰皇沉淪於道域之中,人間化身不足以鎮壓乾坤,在地仙界中和眾準聖、大羅的差距急劇縮小,妖族眾強者趁勢而起,布下種種局勢,意圖禍亂人族。

趙飛燕、趙合德、董賢、王蟒等轉世大妖加入大漢體系之中興風作浪,至此時已經幾乎截斷了大漢天命,使得火德之朝天命衰微,帝星黯然。

隨著無邊無際的道域漸漸消散,沉浸大道之中的眾強者紛紛醒來,第一時間審視人間,頓時各自色變,尤其是人族一眾大佬,個個臉色難看。

“好一個妖族,竟然想李代桃僵,用轉世妖族篡我人族天命,竊取我人族氣運,端的不為人子!”

人皇軒轅劍眉一揚,一股殺氣凜冽沖霄,龐大的氣勢席卷妖族,若非顧忌場合不對,只怕立刻就要含怒出手了。

帝鴻冷冷一笑,身上氣勢升騰,毫不客氣的和軒轅爭鋒相對。他對人間的一切心知肚明,知曉是自家留在人間的化身所為,不惜花費巨大代價動鎮族至寶,用火尊者煉制的太陽金烏鉞斬殺軒轅、燧人化身,又和孔丘化身同歸於盡,這才在後期的對抗中奠定優勢,一舉掀翻大漢聖庭,行謀朝篡位之事。

大漢聖庭終極天命究竟有多長,這取決於天意,即天帝根據人道演化而定,在這之前,只要沒到最後一刻,無人能百分百確定其是否到了改朝換代之時。

天意縹緲難測,即便是聖人也難窺萬一,但攪動人間大勢,在人道演變中形成巨浪,消耗大漢朝的氣運,必然會對人道變遷產生影響,間接的也會成為促成天意的一部分,謀朝篡位未必不是順應天心,行江山革鼎之事。

故而此時此刻,誰也不知大漢江山是否真的到了盡頭,王蟒篡漢的行為或許代表著炎漢的終結。

況且人道自強,天意並非一成不變,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失德,萬千黎庶有無敬天畏命、是否道德敗壞、禮樂崩毀,瀆神謗聖等。

若盛世繁華,君明臣賢,人心淳樸,自國祚綿長,風調雨順。若民生困頓,肉食者以百姓為芻狗,社會道德敗壞,天災人禍、瘟疫橫行,此人心思變,四海窮困,則天命永終。

人間哀帝駕崩,王蟒擁立孺子帝為聖皇,自己為攝政。孺子帝乃幼齒嬰兒,口齒不清,還沒斷奶,自然更談不上修為,是以什麽也做不了,兼之還未曾祭天取得天命認同,泰皇印也無法認主,完全淪落為王蟒的傀儡。

此時孔子化身已隕落數百萬年,在此期間並無新的化身顯化人間,亞聖孟子不負眾望,故而儒家造成諸多分裂,君子儒和小人儒爭鋒相對,左傳學派、谷梁學派和公羊學派彼此攻殲,更有思孟學派、法儒合流後的荀子學派等,儒家一團亂糟糟,對妖族再也無力抗衡。

而上古年間的許多事情漸漸成為歷史,王蟒自掌權以來,打壓、分化、拉攏舊儒生,利用大漢石渠閣海量典籍培養了無數新儒生為自己張目,既造成新舊儒生的分裂,從內部牽制儒家力量,又為他造勢,將他傳頌成儒家聖君典範,天命聖王,是帶領人族走上巔峰的希望,一時間聲勢浩大,每天都有無數享譽海內的宿老聯名上書請他順應天命,成立新的聖庭。

帝鴻對這一切頗為滿意,看了身邊的騰蛇一眼,贊許的點點頭。

王蟒者,騰蛇化身轉世之身,欲取代大漢成就新朝,好借助泰皇氣運功德推進自己道行,這在妖族中並不是秘密。

雖然當年金烏一脈和騰蛇有著許多不愉快,不過如今君臣名分天定,身份上、實力上騰蛇也不構成威脅了,在這樣的大爭之世,當年恩怨也就各自按下不提。

騰蛇者,心思百轉千變,胸有城府之深,腹有山川之險,是詭詐奸險的象征,並且天賦神通最善造夢食夢,有著不為人知的預知未來之能,他的坐騎夢貘獸以吞食萬靈噩夢為修道途徑,最能洞見人心、預知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