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包裝是一門學問

200噸藥材全部煉制成為培元丹,不過20噸左右,生產線只到下午13點出頭,就完成了生產。而隨著經驗積累,最後一噸藥材的成丹率甚至超過了99.5%。

生產線的生產方式和個人煉丹是截然不同的。

個人煉丹全靠‘感覺’——經驗很重要。但經驗往往是不精確的。

但生產線將所有的指標都量化了——不再完全依賴經驗、更需要數值。

雖說有時候經驗很重要,但在大規模生產上,更加精確的數值才是核心——這數值,就是技術、是量化的技術。

周書海看著生產線緩緩停下,看著最後半筐子丹藥保存好了,他依舊激動,最後慢慢地蹲在筐子旁邊,雙手捧著丹藥,看著丹藥嘩啦啦的滾動。

他就這樣玩著,像是得到了心愛的玩具。周圍圍了一圈杏林堂的人,張浩都擠不進去。大家一起看著前面整整20個筐子。

什麽時候,丹藥能用筐子來裝了啊!這是過去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今天……就在眼前實現了。

“張浩,謝謝了。”周玨出現在張浩旁邊,語氣低沉而誠懇。

張浩呲牙笑了:“謝歸謝,但生意歸生意。親兄弟明算賬!

藥材的價格記得一個月內償還,超過一個月可是要按照借貸條款來收取利息的。

還有,生產線的專利技術等,也需要支付。每100顆丹藥需要支付一顆丹藥的專利費!”

周玨:……

周玨雙手攢起,惡狠狠地盯著張浩:“我覺得,你最近和你那個風志淩師兄學壞了!你想躺幾天?”

“喂喂喂,我就是實話實說,你幹嘛這樣?”

兩人頓時大眼瞪小眼。

好一會,周書海走了過來,他用力的拍著張浩的肩膀,“好了,我知道你很得意。丹藥成本計算好了,按照你們給的藥材價格計算,再計算稅收……”

“等等!”張浩開口了,“伯父,成本價您不需要告訴我,這個也不要告訴任何人,這是商業機密。以後杏林堂不再是單純的丹藥聖地。

以後,杏林堂將是丹藥的研究基地,而技術本身……就是一種另類的成本。這是不能用常理計算的。

以後杏林堂也是丹藥的生產基地,丹藥的最終售價是多少,由杏林堂決定。

目前國內的、普通培元丹價格,依舊穩定在0.9靈石,也就是90元。如果杏林堂的丹藥成本價遠遠低於這個價格,那麽恭喜伯父,你們擁有了市場上的定價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權利,是商業中的優勢。

如果杏林堂的成本價高於90元,那麽你們有責任去研究更好的技術,從技術角度壓下成本價。當然,你們也可以與大洋集團談判,壓低藥材價格、專利價格等。

但無論如何,成本價都是商業機密,不能對任何人透露。

商業競爭中,有時候哪怕是賠本吆喝,大家都是擠出笑臉的。”

周書海點點頭,“明白了。看來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這麽多丹藥,我們沒有那麽多玉瓶。你有什麽好建議?”

張浩頓時沉思起來:丹藥的保存並不容易,需要一些優質的玉瓶。

玉瓶能保存藥性、甚至蘊養丹藥。也有用瓷瓶的,但都需要陣法輔助來保留藥性——這樣的瓷瓶價格不比玉瓶低。

丹藥如果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其藥性會不斷流失,大約一個月左右,普通的培元丹就成了廢丹。

大量的丹藥保存,可以依靠大型的陣法。但小量的、零售的,顯然需要另想辦法。不可能每一顆丹藥都用陣法保存,成本比玉瓶還要高。

以前棲霞之國丹藥不多,價格也比較貴,大家都願意用玉瓶來保存。但自從張家第一次航海以來,丹藥的盛放就開始出現問題。

不過一開始大家大都是自己囤積丹藥,對外出售用到了玉瓶也不算很多。普通的玉石很多、修真者打磨一個玉瓶,分分鐘的事情——又不需要多完美。

而且從東方買過來的好一些的丹藥,大都已經裝瓶了,這也解決了不少問題。

但對於現在的杏林堂就不同了。以後杏林堂要批量生產丹藥,眼下不過是剛剛開始,就已經由月20噸丹藥。

後隨著生產線增加、隨著丹藥產量增加,那麽丹藥的盛放就成了問題。

用玉石?只怕這20噸藥材,就能消耗一座小玉礦了。這不現實。玉瓶的打磨過程中很浪費的,盛放10顆丹藥的玉瓶,需要一塊至少拳頭大小的、完美的玉石打磨——玉石不能有裂紋。

而實際上,玉石是天然石材,都說十玉九裂,沒有裂紋的很少。往往一立方米玉石,只能鑿出百十個小玉瓶——只能裝1000-1500顆丹藥。

也有用靈木、靈竹制作瓶子盒子的,但成本價依舊很高。而且靈木、靈竹都有不少用途,用來做瓶子罐子,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