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要發現躲在幕後的手(第2/3頁)

與他競爭失利的天安房產,會甘心失敗,會不在暗中搞一些小動作?夏想不信。

不過他暫時也沒有更多的兩家房產的資料,兩家公司的幕後支持者是誰,也是一點相關信息都沒有。不過夏想不急,只要吳港得按照他的計劃去做,早晚會有人主動浮出水面。

中午吳港得風塵仆仆地回來了。工地現場塵土飛揚,他臉上和身上都掛滿了灰塵,不過精神還是很飽滿,一見夏想就說:“還來得及請夏主任吃飯,走,中午一起聚一聚,為夏主任接風。”

夏想拿了一條濕毛巾,替吳港得打了打身上的土,笑道:“瞧這一身土,去飯店吃飯,還不得被人給哄出來……吳主任快去洗洗臉,現場情況怎麽樣?”

吳港得被夏想的親熱舉動弄得心裏暖暖的,又看了曲雅欣一眼,就想還是男爺們好,說話直,辦事爽快,女人就是麻煩,就是事多,心眼小,就覺得和夏想的關系又進了一層,一邊洗臉,一邊忙不叠地說:“情況一切正常。我去了後,就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在周圍轉了半天,沒有發現一個搗亂的人,也是怪事了。不過一等吉成地產的施工車出現,就會一下子冒出來一二十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個個手持鐵鍁,兇得不行。吉成的人要求我們出面,我就說今天人手不夠。他們又讓我聯系當地派出所,我就假裝打了個電話,說是所長不在,就跟他們耗到現在。本來他們還想請我吃飯,不過我惦記著還沒有給夏主任接風,就匆忙趕了回來……”

中午夏想就和吳港得、曲雅欣一行三人,在市政府對面的火鍋居吃了一頓火鍋。雖然已經是初夏,不過燕市人對新興的火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竟然客滿。好在吳港得認識火鍋居的老板,張口就要了一個雅間,讓他也小小地露了一次臉。

三個人畢竟不太熟,吃得不多,話也不多,因為下午還要上班,也沒敢多喝酒。不過幾個回合下來,關系還是拉近了許多。尤其是吳港得,幾杯酒一沾,就開始和夏想稱兄道弟,好象是多年熟識的朋友一樣。夏想也知道吳港得半真半假,借酒壯膽,也不說破,也和他交杯換盞,盡情聊天。

聊天歸聊天,吳港得和曲雅欣都在刻意回避夏想的來歷問題,不過二人都不約而同對夏想一上來就要了全新的辦公桌椅表示感謝,都說夏想將給改造小組辦公室帶來了新的氣象。

整個下午,夏想都在埋頭翻看大量的資料,以便對現階段城中村改造的進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燕市一共33個城中村,不包括位於二環以外的城外村。城中村都位於二環以內,而且至少有一半位於一環以內,甚至是市中心的黃金地帶。在寸土寸金的商業圈,在高樓大廈的環抱之內,有一大片落後的破舊民房,確實是一種資源上的巨大浪費,也不利於燕市的整體發展。

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燕市既沒有厚重的歷史,又沒有輝煌的過去,幾十年前,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解放後,在選擇燕省的省會時,基本上沒人考慮燕市。只是燕市的位置正好處於燕省的正中,再北面的寶市離京城太近,南面的單城還算不錯,但又離鄰省中省太近,位置上太靠南,最後燕市得了天大的便宜,撿到了省會城市的寶冠,完全是因為她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正是因為燕市成長過快的歷史原因,許多原有的小村莊來不及搬遷,就被各式各樣新建的高樓包圍起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終於形成了獨一無二的33個城中村的奇觀。在燕市的長遠規劃中,城中村不但降低了燕市的城市形象,而且還制約著經濟發展,就象生長在人體之上的皮癬,既難看又影響身體健康,必須根治。

現在已經整體搬遷和改造完成的城中村一共18個,大部分是位於二環邊緣的,也就是說,越是偏僻的地點,搬遷工作越容易,越接近市中心,難度就越大。也正常,越靠近市中心,地皮價格越高,經濟利益就越大,伴隨而來的就是矛盾的增多。

夏想心中越來越清晰,城中村改造的最容易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現在已經進入了攻艱的第二階段。市中心外圍的城中村多半改造成了公園和遊樂場等公益場所,而第二階段的城中村大部分是開發成新的小區,這樣就出現了三方勢力的交集,改造小組辦公室代表著政府,持中立立場。開發商是承建商,他們要賺錢,要盡可能地減少開支。村民是被搬遷者,他們也有利益訴求,想要更多地獲取保障,也是正當要求。

人與人之間永遠有矛盾存在,不可能一團和氣。

夏想看資料看得有點頭疼,就起身揉揉太陽穴,又看向窗外。透過茶色的玻璃望向市政府外面的華中大街。大街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五月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亮得耀眼,也讓人感覺到一絲絲的熱力。天氣越來越熱了,夏天的燕市也是一個大火爐,相比之下,京城也好不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