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並不明朗的省市局勢(第2/3頁)

夏想就先放下一切雜事,打電話給沈立春,請他來安縣,商量度假村的開工大事。

沈立春聽到夏想召喚,二話不說,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刻驅車趕來安縣。

經過一番協商,最後達成了一致協議,由邱緒峰代表縣政府正式和達才集團簽定投資協議。幾天後,第一筆資金到帳,李丁山、邱緒峰、盛大和夏想出席了奠基儀式,標志著安縣休閑度假村正式動工在建。

整個度假村占地100多畝,位於三石風景區的半山腰,與度假村同時開工的是縣政府自籌資金的雙向纜車。車輛來往不息,無數建築材料運送上山,一片繁忙景象,也給景區增添了不少生機。遊客們對景區再次興建大感興趣,紛紛指指點點,都在議論三石風景區近半年來真是一天一變樣,越來越引人入勝了。

聽到遊客們發自內心的贊美,混跡在人群之中的夏想,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從他來到安縣以來,也算做了一些實事,雖然不算大,但也起到了促進經濟的作用。

比如引水造溪項目,給三石風景區增加了三成以上的遊客。比如三石風景的擴建工程,500多萬的資金,興建了三五個景點,讓三石風景區的面積擴大了三分之一。再比如改善教育環境的舉措,在馮旭光的號召下,燕市不少企業家都來安縣考察,最後當場拍板捐助的希望小學就有七八所,解決了幾百名孩子的入學問題。馮旭光的佳家超市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下來也能收到30多萬的捐款,可以再建三所希望小學。

看到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地現場,度假村項目是他引進的最大的投資項目,初期資金投入就有2000多萬,後繼資金少說也要1000萬以上。光在建造期間,就能解決當地上千人的就業問題,還能帶動各種行業的發展,比如鋼筋、水泥和石子。已經有安縣精明的商人,以最快的速度申請承包了一處荒山,買來了碎石機,要做石子生意。

度假村落成之後,又需要招聘大量的工作人員,又能提供不少工作崗位。等以後度假村興盛起來,前來休閑度假的人多了以後,就又可以在旅遊之外,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有,如果自建地皮前景大好,許多市民前來修建自己的小院或別墅,平常時候就會三五成群前來居住,各種花費也會流入安縣的百姓手中,也是對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促進。

與此同時,李丁山也和農業局的領導一起,深入荒山考察,得出了結論,確實有良田可以開辟。他又聯系了市裏的農林專家,專程到旦堡鄉進行技術培訓,準備將全鄉上千畝果樹,全部重新嫁接,費用全部由縣委縣政府解決,同時,凡是還願意繼續種植果樹的村民,減免各項費用,提供各種免費的技術支持。政策一出,獲得了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邱緒峰也將全副精力投入到了私礦改造之中,他發動各方面關系,在梅曉琳的協助下,終於聯系上了京城附近的一家水泥廠,最後談妥了價格,為他們輸送礦石。原先為厲潮生開采私礦的工人,全部留用,同時又招聘了一些技術和管理人員,又任命了礦長,實現了規範化管理和經營。

可以說,安縣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期,夏想和邱緒峰之間的合作,也是非常友好,二人至少做到了表面上和平共處,還能互相謙讓,也讓安縣的大小領導驚訝萬分。以前邱縣長和李書記不和,和夏縣長不對付,大家都心裏有數,怎麽突然之間,邱縣長和李書記、夏縣長之間變得這麽友好了?

大家都猜不透,最後就一致下了一個結論:領導們的心思,下屬猜不透,他們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因為他們都有高瞻遠矚的目光。

安縣,政治上進入了和平期,經濟進入一個飛速發展時期。

不過,旦堡鄉黨委書記一職,暫時由鄉長房玉輝兼任,厲潮生下台之後空缺出來的常委,市裏一直沒有明確說法,李丁山也因此請示過市裏,得到了答復是:正在研究。

一個研究,就耐人尋味了。李丁山就勸夏想到市裏活動活動,夏想想了想,回答說:“李書記不用著急,市裏肯定也正在討論這個問題,現在沒有出來結果,是因為意見還不統一。”

夏想猜的沒錯,市委關於安縣常委的問題,出現了嚴重分歧。

陳風首先提出,鑒於夏想同志的個人能力十分突出,為安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再因為前一段時間所受的委屈,於公於私都應該配常委。

按說陳風的建議確實也合情合理,崔向卻堅決反對。他反對的理由有兩條,一是夏想太年輕,25歲就配常委,會惹來非議。二是他本身是副縣長,政府班子不可能再增加一名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