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登高者,望遠(第2/4頁)

再說到目前的現狀是,就如燕市的鋼廠和藥廠一樣,說是超大型國企,實際上也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只不過為了保持國企形象,為了幾萬工人的生計,國家每年補貼大量資金,年年用銀行貸款沖抵虧損,才勉強不倒。如果一切按照市場規律,燕市鋼廠和藥廠早就倒閉了。

但國情就是國情,必須要照顧一些老舊的大型國企,否則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照顧老舊國企的政策夏想也可以理解,但他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麽發達省份可以成功地轉型,而燕省的老舊國企要麽靠吃老本,要麽靠銀行補貼,要麽只有倒閉一條路可走?

難道就不能真正地面對市場,到市場的大潮之中搏擊一番?

不是不能,是不敢,是責任不明確。

作為保守的省份,因為思想傳統的原因,在國企擔任領導職務的人不是在經營企業,而是在作官。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經理人,而是當一個政府官員。他們擔任領導職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升官,為了下一步提升一級,而不是想方設法把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是不是效益好和他們能不能升遷沒有必然的聯系,誰還有心思去用心經營企業?反正熬上幾年資歷,再換個好地方升上一級,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漲工資,漲待遇,至於他走之後國企的死活,與他一點幹系也沒有。

燕省當年不是沒有好企業好產品,在90年代中期,曾經一家手表廠全國聞名。當時表廠拍了一個傳誦一時的廣告,從直升飛機上扔下手表,在十幾米的高空墜落到地,手表安然無恙,依然正常走時,結果轟動一時,成為國內的知名品牌。

還有當時名動全國的宇環牌電視機,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名牌,銷量供不應求,許多人為買一台彩電,還要托人情排號,可見當時的熱銷情景。

可惜的是,時過境遷,當年著名品牌的手表,如今連廠房都賣了。而全國聞名的宇環電視,現在已經淪落為配件廠,成為新興品牌的附屬品。

想想就讓人痛心。

夏想還了解到的事實是,在期刊市場還沒有興旺之前,燕省的報刊雜志也是領先全國,有一本青春類的雜志發行量曾經在同類雜志中排名第一!還有一份時政類的報紙,期發行量也高達20萬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讓同行羨慕不已。

然後自90年代初,全國的期刊市場開放之後,南方許多報刊異軍突起,憑借新奇和全新包裝,迅速占領了市場。而燕省的青春類雜志,由最初的80萬的發行量,迅速萎縮到8萬,甚至到今天已經不足3萬!更可笑的是,青春類的面對青年的雜志,主編竟然是一個50多歲的老頭——以老年人的思維辦青春雜志,能把握市場脈搏就怪了!

而時政類的報紙,自從換了一個主編之後,發行量每年下降一萬,到現在市場份額已經只有8萬份的發行量了。對於一份報紙來說,8萬份的發行量,基本上就要降到了生死線上。而主編從來沒有覺得是他的原因,還要琢磨如何更進一步,到燕省日報當一個主任。

夏想每每想起燕省在市場大潮中,和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不免心痛。只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也只是空想而已,影響不了任何人的決定。

甚至在後世燕市好不容易又出了一個全國性的知名企業——四牛集團。四牛集團是集奶牛飼養、乳品加工、科研開發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產銷量一直高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卻突然間出現了尿素奶粉事件!結果一夜之間,四牛集團跌落塵埃,再也沒有恢復到全盛之時的盛況,原先收購的許多中小品牌也四分五裂。

太多的經驗教訓,太多的血淚事例,只是在夏想在基層為官時,一心撲在基層的建設之上,很少想到全局想到整體。現在在省委辦公廳工作,在信息處接觸到了大量的信息和材料,又和王肖敏面對面坐在一起,讓未來的單城市的市長開口問他對單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看法,再聯想到最近京城中上層對燕省的不滿和敲打,夏想心中沉澱許久的許多想法都浮現腦中,就有了一種厚積薄發的感慨。

果然是登高者,望遠!

不過想到自己的身份,顯然站在一個市長的高度來對單城高的經濟指手畫腳,是非常不合時宜的。王肖敏再客氣,再對自己表現出親近,他畢竟也是一市之長。他向自己請教,是沒有市長架子是平易近人的表現,如果自己誇誇其談指點江山,就是不識時務自高自大的作派。

夏想就謙虛地說道:“王部長問我,相當於問道於盲了。我在基層最高做到常務副縣長,現在也只是信息處處長,不管是資歷還是境界,都達不到縱觀全局的層次,讓我對單城市的發展發表看法,恐怕要讓您失望了。再說,單市長對單城市的了解,遠在我之上,更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