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點晴之手(第3/4頁)

“其實如果有選擇的機會,我倒想讓燕市當試點城市,只是我同意,陳書記不會同意,省裏也不會同意,只能坐失良機了。”胡增周是在臨時辦公室和夏想談話的,他坐在夏想的對面,一邊抽煙,一邊微微搖頭,“我聽說,單城市和寶市是你出面說服的?”

什麽事情都瞞不出政治人物,夏想就笑:“我出了一點力,說了一點花言巧語,描繪了一下美好前景,最後大主意還是領導們決定。”

“呵呵。”胡增周搖頭笑了笑,“我聽陳書記說了,你何止出了一點力?簡直就是幕後推手。說說看,你具體是怎麽想的?”

“胡市長,我就是覺得產業結構改革勢在必行,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單城市是我的家鄉,寶市有我嶽父在,兩座城市都和我有莫大的關系,我也希望借此機會,讓他們先行一步。搶占了先機,就能以後的大潮之後,立於不敗之地。”夏想對胡增周也沒隱瞞,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心中想法。胡增周關心此事,也有渠道得知到一些內情。

“我也是持贊成態度,可惜,燕市作為省會,不允許有試點的行為。”胡增周無奈搖頭,隨後又開玩笑說道,“等單城市和寶市都試點成功了,我再和陳書記交流一下意見,再和省裏談談,如果到時燕市也開始著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小夏,你是不是過來幫我也出出力?”

夏想也知道胡增周只是隨口說說,也就順口答應下來:“行呀,到時如果機會合適了,能為燕市的發展盡一份力,也是我的榮幸。”隨後話題一轉,就又問道,“付書記到任之後,和您相處還算愉快吧?”

提到付先鋒,胡增周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他將手中的煙頭按在煙灰缸中,微帶不滿地說道:“付書記年輕有為,做事圓滿,工作也認真,就是有一點,脾氣有些固執了一點,認準的事情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胡增周的不滿夏想也能理解,他能猜到付先鋒的手腕,有政治智慧,也有經濟頭腦,再有家族背景和強硬的後台,他來燕市就是想有所作為來了,況且他直接就是副書記,又是36歲的正廳,難免會有一點傲氣和自得,就算他隱瞞得再深,也會在說話辦事之中,不知不覺流露出來。草根出身的胡增周對此自然十分敏感,稍有不滿就再正常不過了。

夏想也隱隱擔憂,胡增周不要和付先鋒有了沖突才好,以胡增周的手腕,未必玩得過付先鋒,況且付先鋒又有家族勢力可以依仗,省裏又有崔向,還有即將到任的宣傳部長馬霄。

但夏想不好過多地就付先鋒為人發表意見,只是含蓄地說道:“付書記的工作重點在黨委一塊兒,和您有沖突的地方不多,只要大面上過得去,大家相安無事就可以了。”

一周後,省裏正式傳出消息,單城市和寶市申請成為試點城市的申請,獲得了全體常委的一致通過。

隨後不久,省委書記葉石生召開了一次書記碰頭會,與會人員有省長範睿恒、常務副省長馬萬正、組織部長梅升平和副省長宋朝度,主要議題是研究成立燕省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

葉石生首先發言,他端坐在正中的位置上,先是看了一眼坐在最末位的宋朝度,說道:“朝度勇於承擔重任,替省委分憂,是個好幹部,我要對朝度同志提出口頭表揚。”然後又微一停頓,顯示出了足夠的一把手的權威之後,又說,“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由一名省委常委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從財政廳、科技廳、省外經貿委、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抽調人員,作為單城市和寶市兩座試點城市的直接對口負責部門,指導和引領兩市的試點改革,發現和改進問題,吸引寶貴的經驗教訓,以便於以點帶面,由少到多,逐步漸進式地向全省推廣產業結構調整……”

成立產業結構調整小組是題內應有之意,並不出人意料,出人意料的是,聽葉石生慷慨激昂的話,好象他改變了保守思路,要躍步前進一樣。熟悉葉石生脾氣的宋朝度卻心裏清楚,其實葉石生在沒有看到單城市和寶市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之前,他對試點改制始終只是當成一個政治問題來看待,是迫不得已的政治上的妥協,而沒有意識到其實試點改制,是一種必然的政治走向。

何副總理視察燕省,並不是對燕省一省的不滿,而是對國內諸多內陸省份的保守的不滿。燕省不過是離京城最近,又因為易向師的故意為之,才提前進入了何副總理的視線。又在易向師的推動之下,何副總理才首先拿燕省開刀。

而引發一系列事件提前的一個偶然的因素,竟然是因為外經貿部要調夏想入京的商調函,還真是政治無小事,一件看似不起眼的無關緊要的事情,竟然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的反應,造成今天何副總理對燕省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