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省委書記的考驗(第3/3頁)

盡管說來產業地產的概念從夏想一個處長的口中首先提出多少有點可笑,就算不從他省委書記的口中提出,也應該從成達才的口中提出才合情合理,但恰恰是不合理的事情,在夏想侃侃而談之中脫口說出,卻又讓他覺得一切又那麽自然,仿佛就該由夏想首先提出才對。

葉石生再聯想起宋朝度對夏想的重用,以及幾個常委對夏想有意無意地維護,心中終於明白,夏想確實有過人的一面,他不驕不躁,頭腦聰明,眼光敏銳,既有能力又有人脈,得到許多人的賞識也在情理之中。

同樣,受到崔向的打壓也不足為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盡管夏想已經表現得還算低調,但總有人會因為他的人脈而將他當成絆腳石。

“如果達才集團走向全國,你認為,達才該從大城市下手,還是另辟蹊徑?”葉石生和成達才就達才集團的下一步發展也探討過多次,成達才的意思是,達才集團應該向中小城市發展,而不是到大城市中爭奪有限的地皮資源,變相去擡高房價,而且到中小城市發展更有利於達才集團未來的戰略目標,也和成達才的理想相符。

葉石生沒有說服成達才,他一直覺得以達才集團的實力,應該去大城市開發精品住宅和高档住宅,打出達才集團只出精品的氣勢和效應,占領京城、海都、深淵等大城市的市場,也有利於提升達才集團的形象,打造出燕省第一房產企業的旗號。

成達才卻固執地認為達才集團應該向中小城市發展,到大城市打造精品住宅,不符合未來的長遠發展,而且所謂的精品住宅,並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麽效益,也不利於達才集團的親民形象的樹立。葉石生和成達才是多年朋友,只當是朋友間的談話,沒有說服也沒有關系,各有理念不同。就算他以省委書記的身份,也不能幹涉企業的發展策略。

今天對夏想有此一問,是想看看夏想如何看待達才集團未來的腳步應該落在何處。

葉石生的話一出口,成達才也立刻流露出關注的神情,緊盯著夏想不放。

夏想知道,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夏想先是又為二人續滿了茶水,自己也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才又繼續說道:“以成總投資陽光城的舉動來看,達才集團以後的發展方向,是主攻中小城市市場。”

此言一出,葉石生頓時動容,置疑的目光立刻投向成達才。成達才微笑著擺擺手,意思是他沒有和夏想事先通氣。

“目前國內的城市化率太低,大城市現在已經人滿為患,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以後許多沿海的鄉鎮都會有發展成中小城市的可能,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將會增加不少50萬人口的中小城市,而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中小城市的興起,正好有利於成總心目中的產業地產的推廣,甚至如果運作得當,成總可以直接參預到中小城市的建造之中,以一家公司的實力,直接建造一個中小城市的新區!”

成達才撫掌叫好,哈哈大笑:“葉書記,什麽叫不謀而合,什麽叫英雄所見略同!我當初和您說過的設想,是不是和夏想剛才所說的,如出一轍?”

葉石生大加感嘆,直視夏想半天,連連點頭:“第一次聽到達才的話,我覺得步伐有些超前,不好實現。不想現在親耳聽到夏想再說出同樣的話,卻忽然之間覺得,達才的面向中小城市的市場戰略,大有可為,夏想,你告訴我,事先真的沒有和達才商量好?”

夏想就笑:“葉書記,您想想看,成總的胸中大計,怎麽會特意透露給我?”

“那就怪了,你怎麽可能和達才想到了一處?”葉石生無比好奇。人人都說夏想有商業頭腦,在他看來,夏想既沒有做過集團老總,又沒有做到廳級高官,就算再有眼光,也頂多局限於一市一省,怎麽會有放眼全國的大局觀?沒想到,他竟然和成達才的謀略不謀而合,讓葉石生既震驚又欣慰。

震驚的是,夏想果然有商業頭腦,包括錢錦松內,所有對他另眼看待的常委都沒有看錯人。欣慰的是,夏想既然有如此出色的才能,現在又在領導小組擔任重任,只要他稍微流露出拉攏之意,夏想還會不靠攏過來?再想到範睿恒和錢錦松對他所說的話,葉石生心中隱隱升起一絲期待。

對於夏想這樣的人才,能為己所用最好,就算不能,也要盡量拉攏,畢竟他做的事情,如果真能給燕省帶來機遇,也相當於給自己帶來莫大的政績。葉石生暗暗下定了決心,今後要對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支持的力度加大,範睿恒看到了前景,錢錦松也認為大有希望,宋朝度和夏想都自願投身到領導小組,顯然也是認定領導小組的前景,既然夏想有過人的商業眼光,可見他對單城市和寶市的試點改制,有志在必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