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三步走(第3/4頁)

夏想也不忘謙虛兩句,就說:“我組織稿子沒有問題,但在大方向上還需要葛組長把關,畢竟您經驗豐富……”

葛山對夏想的態度很滿意,他聽說夏想和豐利大吵的事情後,以為夏想是個年輕且傲慢的年輕人,畢竟在省委裏面有不少常委對他另眼看待,也有傲氣的資本,沒想到,小夥子笑容帥氣,說話和氣,和傳聞中的囂張完全判若兩人。

看來,傳聞不可信。葛山點點頭,對夏想的印象好了幾分:“行,那就這麽說定了。這三篇稿子我先交上去,作為第一波反擊。你盡量組織第二批稿子,在層次和質量上,要高於第一批,怎麽樣,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夏想見對方爽快,也一口應下,“份內之事,肯定不會讓領導失望。”

葛山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誰說夏想愛耍橫?分明是一個懂分寸會說話的年輕人。

回到辦公室,夏想就下一步的走向,詳細做了一番分析。

下一步的稿件由他和範錚親自動筆,作為第二波反擊,就是要和對方形成一個僵持之勢,讓對方覺得自己一方實力不過如此,起到麻痹對方的目的。然後再在論戰的同時,努力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再在單城市和寶市掀起新一輪熱潮,以成功的事實為第三波反擊造勢。

第三波反擊,就由高晉周親自出面,再聯系幾個京城的專家教授,甚至可以請鄒儒親自執筆,就燕省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發表看法,以事實勝於雄辯的不可爭辯的事實攻擊對方的痛處,爭取一戰獲勝!

宣傳戰只是表面文章,作為領導小組綜合一處的處長,夏想深知自身責任重大。他不但要組織稿件對對方進行反擊,還要為下一步單城市和寶市的改制出謀劃策,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績出來。

單城市的通海鐵路如果能現在開工,將是一次標志性的勝利。但通海鐵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短時間內開工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文化旅遊項目也算是不小的成績,不過現階段只有一個成語故事的項目,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如果彭夢帆棉紡廠的改制設想能夠實現,單城市的成績就有足夠的分量。

夏想一向不喜歡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他其實已經看中了單城市酒廠的市場前景,認為如果運作得當,肯定可以大有作為。

單城市將台酒在8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因為當時有一位極有威望的國家領導人在品嘗了將台酒之後,題了一句話:“南有茅台,北有將台!”自此,將台酒一舉成名,銷量躍居全國三甲之內,曾經一度是單城市的明星企業,利稅大戶。

只是不久之後,將台酒廠還是走了所有國企政企不分的老路,慢慢走了下坡路。酒廠領導不思進取,只想如何升官,不想如何將將台酒推向全國,不想如何向市場要效益,而是和所有燕省的國企通病一樣,想方設法打通各個政府機關的關系,讓將台酒成為政府專用酒,各大市直機關招待指定用酒,走的是行政路線,不是市場路線。

誠然,出於保護自有品牌的考慮,單城市確實規定凡是市政府市直機關所有的招待所以及公款消費,酒水一律采用將台酒,否則不予報銷。光靠每年的公款消費的龐大市場,再加上將台酒在單城市以及附近幾個地市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足以保證將台酒廠不至於倒閉。但也就是滿足了溫飽而已,效益不上不下,大錢賺不著,小錢又不斷,小富則安的思想泛濫,曾經名震一時的將台酒也就慢慢退出了公眾的視線,完成了由全國知名企業又漸漸退回到了地方酒廠的轉變。

單城將台酒廠的退敗,也是燕省在80年代到90年代之間,許多全國知名企業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之下,逐漸退回到地方企業甚至倒閉破產的路數如出一轍。燕省,有太多的經驗教訓值得重視,可惜的是,在官本位的思想之下,大部分國企領導從來不當自己是經理人,而是政府官員。

而且還是不懂經濟的政府官員!

夏想有時想想就有一種無法說出的痛心。前車之鑒有,後事之師卻沒有,國人,有時太容易遺忘歷史了。遺忘輝煌還可以理解,遺忘慘痛的教訓,就太鴕鳥了。日本人時刻不忘歷史上的恥辱,所以他們奮進。美國人時刻警醒,時刻為自己樹立假想敵,所以他們奮發。國人則是小富則安,既不用過去的恥辱激勵自己奮進,也不睜眼看看目前周圍眾多國家環繞都想伺機咬上一口的現狀,用步步為營來鼓勵自己奮發,而是還做著世界太平的春秋大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幾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就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呐喊,只可惜,總有太多人充耳不聞,或是掩耳盜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