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心中如畫江山(第3/4頁)

陳風變臉之快,堪稱一絕,好在夏想早就適應了他的真真假假的風格,也就沒有隱瞞,說出了他的打算:“100億肯定不是一次投入,要分批投入,但據我樂觀估計,100億也只是一個保守的數字,三五年內,投資應該肯定會超過100億,關鍵是在成立的初期,需要一家有眼光有魄力並且有實力的大型集團,一次性至少投入20億以上,才能充分拉動新區的經濟,目前燕省之內有這樣的實力的公司不少,但有如此眼光和魄力的,只有一家,就是達才集團!”

夏想的說法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確實根據他兩世的經驗得出的結論。

夏想之所以肯定達才集團會對新區動心,會做出至少100億的巨額投資,就是基於他對成達才的了解。可以說整個達才集團的發展方向,成達才的思路就是唯一的思路,因為成達才太聰明了,也太有商業方面的才能了,以至於掩蓋了達才集團所有智囊的光芒。

夏想對成達才足夠的了解,也是他有信心打動成達才的前提。新區的建設,完全符合成達才產業地產的思路,成達才絕對會動心,夏想甚至不用怎麽想辦法去說服成達才,只要將機會擺在他的面前,成達才就會伸手去抓。

因為成達才太想在燕市首先施展他的產業地產的宏圖了。

後世的成達才也是抱著想要首先在燕市推廣產業地產的夢想,想在燕市的東南部,借陽光城的興起,將他的產業地產落到實處。只不過時運不佳,陽光城倒是比較成功,但後來新一屆省政府上台之後,推翻了原先燕市向東南發展的思路,轉而提出燕市向西北發展的戰略,讓成達才的一腔夢想付諸東流。

無奈之下,成達才才帶領團隊東奔西走,考察了海南和許多沿海城市,最後確定在齊省的一個沿海的縣級小城實現他產業地產的夢想,終於在當地批下了一片32000多畝的荒地,興建新區生活度假區中心,總投資高達600億元。

其實如果能在燕市實現他的產業地產的宏圖,他又何必遠赴外省?畢竟在當地有本土優勢,又有大量現成的資源可以運用。陽光城雖然也投資不小,但和龐大的達才集團相比,滿足不了成達才真正的野心。只有在一個新區,一個幾十平方公裏的藍圖之上,才能讓成達才盡情揮灑他心中的大計。

夏想就打算為成達才鋪上畫布,再遞給他一只畫筆,只等他揮毫潑墨,畫出心中如畫江山。

也是夏想心中的如畫江山。

夏想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於他根據後世達才集團發展的思路以及綜合現在對成達才的認知。成達才是一個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商人,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企業家,他的骨子有一種文人的氣質,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也有一種大同的理想。

盡管說來夏想和成達才交往不是很多,但有時不用太多的當面交談,他也能深刻地體會成達才的內心,因為成達才出版過幾本隨想錄,真實地記錄了他的心聲。以前,夏想只當成一個企業家為圖虛名花錢出版的垃圾文字,後來他認識成達才之後,才覺得他的為人有非常真實的一面,就認真讀了讀他的著作,也從側面更真實地了解到了一個作為文人的成達才的所思所想。

當然,夏想也不是一個想當然的人,不會只憑他的判斷就敢貿然向陳風做出100億投資的承諾,而是在他前些日子聯系沈立春的時候,委婉地提出了如果在燕市有可能有一片新城讓成總盡情實現他的產業地產的夢想的話,成總會拿出多少錢來為夢想付費?

沈立春毫不猶豫地說出了一個數字,100億!

陽光城受環境所限,處於市區和郊縣的夾縫之間,盡管也算是產業地產的雛形,但對於成達才心中的抱負來說,還是局限性太大,沒有大展手腳的空間。

夏想就知道,成達才必然願意為新區埋單,前提是,要給他足夠的優惠政策。

在前來拜見陳風之前,夏想已經打電話和成達才約好了面談的時間,當然,他並沒提到新區問題,只說有要事相商。成達才也沒多問,就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夏想也多少有點自豪,現在成達才是燕省商界的頭號人物,不是誰想見就能見到的,就是一個副市長想見成達才,也未必一個電話就能約好見面時間。而他只是一開口,成達才毫不猶豫就說好了時間,也是對他十分重視的表現。

所以他才信心十足地對陳風說出了達才集團。

“達才集團?”陳風聽了夏想的話,沉吟不語,過了半晌才說,“也只有達才集團有如此魄力和實力,但問題是,你有把握說服達才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