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水窮,雲起(第3/4頁)

作為付先鋒事件的第二大受益者高海,也順利接任了常務副市長的職務,也算是終於在燕市成為了呼風喚雨的人物。多年前的市政府秘書長,能有今天的成就,回想過往,他也是感慨萬千,不得不感嘆人之一生,機遇確實非常重要。

沒有機遇,也不可能在何江華落馬之後,順利進入常委會。沒有機遇,更不可能在付先鋒敗走之後,再小進一步,成為市政府的二號人物。

高海躊躇滿志,感到前途一片光明。

相比之下,胡增周就有些小小的郁悶了,因為他受付先鋒事件拖累,背了一個警告處分。

不過因為有了付先鋒被一免到底,他還是看開了許多。如果沒有夏想的提醒,他也在四牛集團的報告上簽字的話,就不是一個小小的警告處分這麽簡單了,弄不好會有記大過處分,就是不小的政治汙點了。究竟夏想從何得知付先鋒和四牛集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他的提醒是巧合,還是早就知道四牛奶粉的問題會爆發,胡增周就不得而知了,但他還是對夏想心存感激。

因為四牛集團只要出事,他身為市委書記絕對無法若無其事的置身事外,能在付先鋒完全倒台之下,他只受到了輕微的影響,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但在下一步夏想的接任人選上,他還是犯了難。葉書記堅持要讓李涵接任,從他的立場來說,也並不認為李涵能夠勝任下馬區一把手的重任。

省委書記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從容應對的,胡增周也知道夏想不放心將下馬區交到李涵手中。從平衡的角度考慮,夏想就算離開了下馬區,下馬區還有他強有力的班底,必定和李涵不和,不利於下馬區今後持續的發展。

一方面是從下馬區的大計考慮,另一方面是面對省委書記的壓力,胡增周左右為難。

不過夏想的去向還未明朗,能拖一天是一天。

正當胡增周在辦公室正想著夏想究竟會前往何處時,電話響了,一看是省委來電,接聽之後,是王鵬飛。王鵬飛也沒客套,直接說道:“增周,夏想的調動,有消息了……”

夏想也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因為他接到了組織部長的電話。和他設想的一樣的是,是省委組織部長梅升平的來電。梅升平來電而不是邱緒峰來電,就證明了一點,他的調動超出了燕市的範圍。

接完梅升平的電話,夏想放下電話,半晌無語,臉上一臉淡然笑意。他的去向,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總體來說,符合他一直以來的擔憂和推測。

擔憂的是,他並不怕離開燕市,也不怕去哪裏滅火或點火,而是不想再介入家族勢力的糾葛,只想在一個地市平穩呆上兩年,在副廳的位置上熬足資歷,也好下一步順利邁入正廳。哪怕是到京城部委任一個閑職也好,因為他也確實有點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但一直沒有風聲傳出,對他的去向一直保密,就讓他不免猜測,他所去的地方,應該不是什麽好去處了。

若是好去處的話,應該早有風聲傳出了。以他的人脈,大事不好說,調動他去哪裏,即使是京城高層的意思,他也能夠提前得知一二。但保密得如此嚴格,恐怕就不是各方守口如瓶的原因,而是還沒有最後敲定他去哪裏。

現在終於有了著落,夏想心中說不出來是什麽滋味——因為他要去的地方是郎市。

郎市在燕省名氣不小,不是因為經濟有多發達或多不發達。郎市經濟中等,面積中等,人口中等,可以說基本上和牛城一樣,在經濟和政治上,在燕省屬於不上不下的類型,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但郎市大有名氣,是因為郎市的地位位置和其特殊性。

郎市比牛城名氣大多了,在省委的心目之中,也重要多了,因為郎市是燕省離京城最近的一個城市,同時,也是離津城最近的城市,正好位於京津之間,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

郎市距離京津都是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相反,離燕市卻有3個小時的路程,因此在郎市市民心目之中,省會燕市離他們非常遙遠,反倒京津好象是他們的省會一樣,經常開口京城,閉口津城,郎市人,向來不把燕市放在眼裏。

而且,郎市的書記和市長,和省委的關系也不怎麽密切,因為他們經常向京城走動,和京城的後台聯系密切,對省委,甚至有時還有意疏遠。省委對郎市有所不滿,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僅僅是因為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而是因為郎市的書記和市長的位置,向來是京城內定,省委表面上走程序並且由省委組織部任命,實際上,郎市的黨政一把手歷年來由中央提名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