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寸步不讓(第2/2頁)

人權問題確實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也是國外勢力認定中國不民主和專政才導致了人權狀況堪憂,就以人權問題為由,表面上是關心中國民眾的權利,其實是想借機幹涉中國內政,推動中國的民主進程。

可惜,國外想要的中國式的民主,不是國內一部分被國外勢力迷惑的所謂的民主人士眼中的民主。國外勢力並不是想讓中國真正實現民主並且強大起來,只不過是想讓中國按照他們的思路和方式來發展,或者更準確地講,是想讓中國的民選領導人服從他們的意志。

就和英國是美國的小跟班一樣,如果美國在亞洲有中國當小跟班,整個亞洲就會籠罩在美國的淫威之下。

美國在亞洲雖然有日韓兩個小跟班,但日韓的不幸在於緊鄰龐大的中國,難以施展手腳。

中國在美國眼中是最大的非民主國家,如果策反了中國,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可以穩固了,由中國來替美國對抗北方的北極熊,美國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異教徒了。

只可惜,美國終究不能如願,中國永遠不會是美國的小跟班。

“人權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也是涉及到歷史、文化和發展狀況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就如有些國家天天以人權衛士自詡,想想也是,某些國家才200多年歷史,如果回憶祖先的話,向上數上幾代就找不到根了……沒有歷史包袱,輕裝前進,和一個有著5000悠久歷史的國家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夏想的回答很委婉,但很有諷刺意味。

愛德華豈能聽不出夏想話中的嘲諷,不過他自認紳士,也就保持了風度,再者他也清楚他主動和夏想對話的目的所在,就繼續說道:“要有橫向對比才有意義,比如說印度,也是歷史悠久,印度現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是呀,印度也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在生存和所謂的人權面前,生存權大於人權。”在涉及到國家尊嚴的問題之上,夏想寸步不讓。

“印度的經濟很有活力,2020年就能超過中國,現在印度的高速公路裏程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愛德華繼續說道。

夏想笑了,笑得很開心很欣慰:“我相信印度肯定可以超過中國,對不起,我說的是人口,不是經濟。至於印度的高速公路裏程超過中國,不知愛德華先生是從哪裏得來的數據?或者說,你真的相信西方國家為了蠱惑印度而故意誇大其詞的報道?”

笑了一笑,夏想輕輕擺手說道:“或許你說的另一個位面的印度,而不是地球上的印度。”

愛德華微微尷尬地笑了:“夏省長是我見過的中國官員中,最有魅力也最風趣的一人。”

夏想也笑:“我不是有魅力,只不過我敢說真話而已。”

“但我還是認為中國的人權狀況堪憂,中國政府並沒有為提高中國民眾的人權而努力,這讓國際社會很擔憂。”

幹涉別國內政還有理了?夏想的表情就嚴肅了幾分,他現在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愛德華來和他討論人權問題,不是找麻煩來了,而是大有用意,旨在試探他的政治理念和外交思路。

再聯想美英沆瀣一氣的現實,他就更加斷定事件的背後,有美國的影子。

當然,美國作為世界上最霸權的國家,又是世界警察,除非飛出地球,否則哪裏都會有美國的影子。

“愛德華先生有沒有去過中國?”

“當然去過,我對中國的了解,應該不算少。”

“那麽愛德華先生是否知道現在大部分中國人在追求什麽?”

“追求自由、民主和更好的生存空間。”愛德華很自信地答道。

夏想輕描淡寫地笑了:“對於一個5000年傳承的國家,愛德華先生你了解得還遠遠不夠。現在的中國人正在追求更大的住房、更豪華的汽車,對於人權和民主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你要是到中國百姓中間走一走,看一看,和他們講人權講民主,還不如送上一袋面粉和一桶油來得實惠。在不了解百姓的基本需求之前就高談闊論人權,打醬油都會打到變質的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