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蕩平余波(第2/2頁)

聽著後面朝天的槍聲,跑的幾位還在相互打氣呢,“沒事,他們不敢開槍,就是鳴槍警告一下……”

話還沒說完呢,又是一聲槍響,說話的這位登時一個跟頭摔出了十來米遠,連續幾個翻滾之後,鮮血汩汩地自他的腿彎處冒出,白生生的骨頭碴子也刺破皮肉鉆了出來。

其他的幾個,登時就嚇得腿軟了,乖乖地站在那裏不動了,心裏卻是非常地納悶,我們不過就是搞個示威請願嘛,怎麽警察們就敢隨便開槍鎮壓呢?

他們哪裏知道,在初聞杜家的劣跡之後,王宏偉甚至根本沒有落實那些證據,就直接將這個案件定性了——以杜某某為首的黑惡勢力團夥,糾結不明真相的群眾,惡意沖擊黨和國家工作機關。

按說,這種案件的定性,根本不是一個區區的警察局長能做了主的,就連打架鬥毆這種街頭小事,派出所想定性,一般都要相關副所長加正所長加相關警員討論之後,才能定性,這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決定的。

可是,就這件事,鳳凰市上上下下已經形成了鐵板一塊的認識,王宏偉又想盡快平息事態,所以倉促間獨斷專行地定性也是正常的——事急從權嘛,反正章堯東是支持他的。

至於說那些傳言準不準,相關證據能不能找到,王局長基本上不怎麽擔心,杜雲生那可是陳太忠親口點名的人,就算一時證據找不到,那肯定也是大家的工作沒做到位。

從杜家發動人圍攻區政府就可以看出,那姓杜的一家絕對不會是什麽好鳥,再想想陳某人“一貫正確”的口碑,王宏偉當機立斷地發出了命令。

當然,這種貌似違反原則,實則很有技術性的違規,能極大地加強王宏偉在自家一畝三分地兒的威信。

不經民主討論,就敢在倉促間對這種案件做出定性,王局的權威性,那還用置疑嗎?其他副局長、政委副政委的加在一起,也不如王局一個人說話算數啊。

兩個小時後,陰平區政府門口的騷亂已經徹底平息,而街道上零七碎八散落的鞋子,無言地向路邊匆匆的過客說明,剛才這裏經過了一場人數眾多的紛爭。

區政府日常活動用的操場已經黑壓壓地坐滿了人,周圍是荷槍實彈的武警在把持著,相鄰不遠的露天停車場處,一溜兒擺開了十幾張桌子,每個桌子旁,都有那麽幾個政府工作人員或者警察,在對相關人等進行一一的甄別。

甄別工作進行得不算很慢,畢竟專門來鬧事和打醬油路過的人,從心態上講就是不同的,再加上一邊有那些渴望立功贖罪的人在一一指點,基本上每個桌子在五分鐘內,就可以甄別一個人出來。

專程來鬧事的,那就什麽話都不用說,先到鍋爐房那片空地蹲著去,敢交頭接耳就是一頓耳光,路過的,那就是登記了姓名住址單位等等,拉到一邊等相關的領導或者親戚前來保釋。

不過,操場上足足有八九百號人,這個速度還是慢了點,直到太陽落山,也不過才鑒別出不到一半的人來。

這邊的操作,暫且不提,只說陰平分局這裏,根據市局提供的線索,找到了那個實名舉報者,又根據兩個匿名舉報者的線索,查獲了大量的資料和證據。

人證加物證,實實在在的鐵證如山,在杜雲生被刑事拘留的十二小時內,清湖區檢察院就做出了批捕的決定。

於此同時,正在市政府信訪辦上訪的杜忠東,也被刑事拘留,因為有證據指出,他涉及了一樁致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