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創新基金的貓膩(第2/2頁)

這個氧化鋁的項目,在邱朝暉看來,還是不錯的,不過搞技術的人都有一個毛病,不太看得起山寨——這不能帶動產業鏈的進步,也出不了什麽大的研究成果。

所以他認為,這個項目可以支持,但是沒必要無條件支持,可想而知,由於專利的問題,連個品牌都闖不出來的項目,科委吃撐著了,這麽支持你?

百分之六十的投資,是邱主任能做主的上限了,超過百分之六十,那是要科委四個領導占壓倒多數的時候,才能通過的。

一千一百萬的項目,六百萬的投資,那就接近上限了,當然,邱朝暉不會跟賈總解釋這麽多——你丫要是知道,有百分之百的投資的話,讓章堯東施加點壓力,我們真承受不起。

當然,有一點必須要解釋到,那就是,自打創新基金開創以來,賈總這個項目是第一單,邱主任對項目可行性的分析,沒有太多的經驗,主觀性比較強,這是難免的。

是的,這氧化鋁的項目,沒準就是今年最好的,但是他沒珍惜——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可這並不能說明他就錯了,對監管的資金負責,邱朝暉認為,這才是重中之重。

人做事,有時候步子和膽子應該放得大一點,但是有個前提不能忽視,大步走、大膽走的人,得承擔得起損失,擔當得起責任才行,要不那就是傻大膽,沒腦子。

沒擔當的,或者說只捱過我的責任期就萬事大吉的主兒,那都是不負責任的——最起碼,一個眼高手低的名聲是跑不了的。

邱朝暉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也敢負責人,那麽行事之初,謹慎點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賈總不這麽認為,她只說邱主任能做主提高投資金額,眼下卻是卡在六百萬上,死死地不肯松口,這個……是不是有什麽想法啊?

既然認知上出現這麽大的差距,找陳主任來公斷,那也很正常了。

陳太忠一聽,就有點頭大,沒錯,這個“投資不會達到百分之百,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的建議不是他提的,但是不將其寫到暫行條例上,卻是他一力主張的。

既然是自己一力主張的,他當然明白這個建議背後的味道,“賈總啊,這個不是我們對你有意見,事實上,你們要是有資金壓力,不但成果會出得快一些,同時你們也會注意節省開支嘛,這個你總不能否認吧?”

賈總敢跟邱朝暉張牙舞爪唇槍舌劍,可是見了陳太忠,心裏卻是有點底虛,“陳主任,我這個項目很不錯的,當時你也這麽認為啊。”

“我都說了,不插手這件事了,唉,”陳太忠長嘆一口氣,瞥一眼邱朝暉,“老邱,實在不行,再給她加上五十萬?”

“這個不行,”邱朝暉緩緩地搖搖頭,他腦子不笨,一聽這金額就知道,陳主任是支持自己的——再加五十萬,那也他的權限範圍之內,但是就算答應,也要講個方式不是?

“這是蓋倫的預算啊,陳主任,”邱朝暉愁眉苦臉地看著陳太忠,“這到了決算的時候,指不定還要加錢呢……”

“嗯……加錢就不關咱們的事兒了,咱們是投資,又不是報銷,”陳太忠配合得也很不錯,他沖著邱朝暉“無奈地苦笑”,“這個……邱主任,市裏的關系,適當照顧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