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承包(第2/2頁)

“別人能承包多久咱不說,只要你老承包了,看誰敢收回去?”王浩波哼一聲,別人都把他當副市長看了,他當然也不能辜負大家的希望,“就算太忠顧不上說話,不是還有我嗎?”

“這個事情啊,還是金工車間嚷嚷得最兇,”老陳笑著搖搖頭,“除了金工車間,別人興趣也不大,尤其是我們工具車間,承包出來能幹什麽?”

敢情,這事兒還是因為給張麗琴加工外協引起的,金工車間要交廠裏百分之二十的管理費——包括設備磨損折舊之類的,他們覺得交得多了,又知道這活會常有,當然就有想法了。

反正廠裏早就提過獨立核算的事情,眼下金工車間也不過是舊話重提而已,這個獨立核算,大致就是說,廠還是一個廠,廠裏的活兒大家該怎麽幹還是怎麽幹,到時候由廠裏內部核算,不過,獨立核算的各車間,要消化掉在職的職工。

換句話說,就是廠裏不管那些人的死活了,最多關系還掛在廠裏,但是像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什麽的各項費用是不幫著出了,到時候如果那些車間倒閉,那麽車間裏的工人就推向社會了。

作為補償,廠裏對獨立核算的車間或者部門,免費提供加工場地和工作用的設備,這麽做,雖然有瓜分國有資產的嫌疑,但是冗員分流,不付出點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些場地和設備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廠裏的,不過工作用的水電以及設備維修的費用,就得各車間自己解決了,沒錢不要緊,到時候廠裏跟你核算的時候,扣就完了。

那麽,各車間能不能攬到外協加工的活兒,這就至關重要了,攬不到外協的,其實還是吃廠裏這一塊,卻是憑空把關系轉出去了,不劃算得很。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卻也不是什麽壞事,畢竟是各車間能自主采購不少東西了,至於該怎麽賣那是廠裏銷售科的事兒,這一塊的費用能降下來,而且也能買點像樣的東西。

比如說老陳所在的工具車間,本來就是個輔助車間,跟主產車間相比那就是小媳婦,受氣的,主產車間沒活了,工資降下來了,就算輔助車間幹了不少廠裏接的外協,效益還成,但是有條紅線在那裏攔著:輔助車間的工資,不能超過主產車間。

這還不算,廠裏的供應科對工具車間的欺負,也讓人吐血,做模具用的銷子,新買回來的就可能有坑不光滑或者是帶了潲度——這個“潲”是斜面的意思,就是說上下誤差範圍本來是兩絲,差了五絲六絲的那肯定沒法用,更有甚者,沒蘸火的就能買回來,軟不拉嘰能幹什麽?

車間一反應,那邊換了,不過現成的銷子才去蘸火,後果可想而知,上面全是坑坑窪窪的——銷子本來就是定位用的,不夠光滑還能用嗎?

以小見大,就可以知道供應科是一幫什麽樣的混蛋在做事了,有人說這些人專買殘次品,那邊還不服氣:現在賣的都是這種東西,就沒個合格的。

這話純粹是鬼扯,不過,能進了供應科的主兒,身後誰還沒兩個人?眼下的供應科科長就是個二十五歲的小年輕,楊波市長外甥的同學,家裏還開著石膏廠,進廠半年就買上車了。

所以說這獨立核算,真的是雙刃劍,說疼誰也疼,不過金工車間是攬外協的主力,最是想獨立核算的,工具車間並不像老陳說的那麽不堪,雖然受加工能力所限,能接的外協規模有限,但是肯定會有。

可是廠裏最大的主產車間,電工車間很不願意這麽搞,他們的活兒就是給電機下線,就算攬了外協來,也是要其他車間共同配合來生產,基本上算不上外協,沒有吃獨食的機會。

而電工車間的工資,又算是廠裏最高的——不算廠領導和科室的話,不但技術含量高活兒也累,一個熟練的工人月能拿八九百,他們可是不願意把關系放出去。

老陳不想承包工具車間,不但是怕給兒子添亂,更重要的是,工具車間的主任找他談心了,“老陳,我要是承包了車間,你就是副主任,啥心也不用操,太忠能攬來的活兒,我給你的提成翻番。”

這話說得有情有義的,老陳又不用擔什麽風險,他當然就不想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