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2章 冒牌貨(第2/2頁)

對代理商之間的交鋒,鳳凰科委秉承的原則是不鼓勵不幹涉,倡導和氣生財,並且監督大家在競爭中不要逾越底線——做為代理商,你要覺得其他幾家礙事,可以包銷嘛。

至於售後服務,就委托當地一家比較有實力的公司代管,該公司面對整個地區的用戶,而鳳凰科委只針對該公司,進行考核和結算。

不管怎麽說,疾風的質量是沒問題的,廣告投放的力度也夠,又由於眼下電動助力車是方興未艾的行業,撇開那些老字號不提,新投放市場的電動助力車中,疾風是少有的幾個相對知名的品牌之一。

真要說起來,電動助力車這行業的門檻,並不是很高,很多技術都是較為成熟的,能整合好的話,趕上現在的市場行情,直營店的毛利能達到百分之五十——明年投產二十萬輛的話,成本還可以大幅降低。

不過,既然技術相對成熟,利潤又可觀,出現山寨廠家就很正常了,李天鋒也算個注意市場信息的,匯總了最近幾條異常消息之後,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這些產品是從外地流入天南的,”李廠長非常肯定這一點,“車身各個部件都不是很過關,就是一點比咱們的車強,速度快,最高時速可達四十五到五十公裏。”

“咱們不是限速的嗎?”陳太忠對“比咱車強”的評價異常地不滿,這玩意兒也叫優勢?“不是說有個電動助力車規範什麽的?”

“其實《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那只是個建議,不是指令性文件,”李天鋒是生產廠長,自然更知道這些事,“像時速不超過二十公裏的要求,能嚴格遵守的,也就是咱們這種正規廠家了。”

“那還不是老李你堅持的結果?”陳太忠聽得幹咳兩聲,皮笑肉不笑地回答一句,想當初,他是堅持最高時速三十公裏的,不過李天鋒不答應,說是不符合技術條件。

不過,陳主任對電動助力車也有一點了解,就說沒錯,規範上是這麽說的,但是電池滿電最高時速二十公裏的話,快沒電的時候時速只有十四公裏——比自行車還慢的助力車,誰買啊?

兩人就這個指標僵持不下,最後綜合了一下,就定在滿電的時候時速二十五公裏了,進特定區域市場的時候,車速上限還可以做針對性的調節。

李廠長很不滿意地說這要撞了人怎麽辦,陳太忠告訴他,只要是個身體條件差不多的小夥,騎自行車時速三十公裏都沒問題——也不見有人給自行車限速。

說穿了,限速針對的是車,但是真正會出問題的,是人!反正不管怎麽說,疾風電動車快沒電的時候,最高時速到不了二十公裏,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些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了,陳太忠也不想再提,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他面前了,“老李,你說這些車的零部件不過關,車速反倒是快,這不是……那啥嗎?”

“可不是怎麽的?”李天鋒聽得也是一聲長嘆,“這太容易出事兒了,出了事還是咱背這罵名……助力車廠發展到現在,容易嗎?太忠主任,你不能坐視不管啊。”

“那是,”陳太忠贊同這個看法,不過下一句就冒出了小集體主義的傾向,“冒別人的牌子咱不管,冒咱科委的不行……找一下素波的分銷商,讓他們配合一下,打掉這些人的囂張氣焰,揪出指使人來。”

“地方都找到了,就是比較復雜,在後楊莊的舊車交易市場,”李天鋒苦笑一聲,“剛才金程還跟我說這事兒,說那兒特別亂。”

真的很亂嗎?陳太忠沒聽說過後楊莊這個地方,說不得點點頭,“那等我了解一下,再跟你聯系吧。”

放了電話之後,他琢磨一下,給趙明博打個電話,想知道後楊莊舊車交易市場是怎麽回事,趙所長真不愧是從基層上來的幹警,對這些居然門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