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5章 夜話(下)(第2/2頁)

大家都知道,陳某人看問題都是比較極端的,他就覺得這是再扯淡不過的一個理由了:什麽叫糧食安全?保證老百姓在荒年能買到平價糧,這才叫糧食安全,就算全收了B種米又怎麽樣呢?關鍵是大家能填飽肚子——擱給哥們兒,著急了大米都不收,只收玉米!

至於說A種米是相對優質米,那就是很無所謂的事兒了,荒年了,它愛漲成啥樣呢。

你說A種米難賣,挫傷農民引進新品種的積極性?這個話沒錯,但是你可以選擇賣給糧商不是?什麽,糧商低價收?我操,當時是誰推薦這個新品種的?

縣裏推薦,你縣裏有責任幫著聯系買家,市裏推薦市裏有責任——這不光是糧食廳的事兒,引導職能,可不是說引來就不管了。

糧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所以儲備糧的意義重大,但是陳太忠此刻猛地反應過來,這鐵路可也是關系民生的大事,一旦被民企所掌控,後果恐怕也是不堪設想。

資本的天性是逐利——在這個道德缺失的年代,一旦有資本控制了涉及民生的壟斷行業,那絕對會是一場災難!

而且鐵路同公路和航空相比,性質還是不一樣,哪怕民企爭的只是運輸經營權,而不是鐵路所有權,但是這個交通系統通常只有一個車道,對調度系統有高度的依賴性——還是董飛燕那句話,你讓司機拐個彎給我看看?

所以說,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可以琢磨經營這個,能拿到進場證的不會有幾家,這是毋庸置疑的。

想到這裏,陳太忠居然猛地想起,海潮集團似乎也是有自己的車皮,而且還是跨省搞貨運,禁不住輕聲嘀咕一句,“這一套好像民企貨運早就在搞了。”

“貨運發車是抽空子,岔道避讓是常事,還可以加掛,客運有時刻要求,沒法比,”董飛燕對這一套,還真的是門兒清,不愧是一家的鐵路系統。

陳太忠聽得嘿然不語,他覺得這個話題的復雜程度,遠遠地超過了他的想象力,擱給任何一個理智一點的人看,都會覺得鐵老大尾大不掉,效率低下,不改革是不行的。

但是改革的話,全包出去或者像某些人做的那樣,賣光……這樣就好了嗎?資本逐利的天性,如何去限制?

算了不想了,他搖搖頭,將這份糾結拋在腦後,反正哥們兒跟鐵路也無關,“你覺得鐵路運營的業務,可能包出去嗎?”

“只要領導們願意,什麽包不出去呢?”董飛燕很隨意地回答,接著她又微微一笑,“不過你要有朋友想包的話,我可以幫你引見一些領導……保證賺錢。”

說著話,列車就減速了,她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帽子,“雲山要到了,好了,過了這一站,就可以休息到兩點了。”

你能幫我引見鐵路領導?陳太忠笑著撇一撇嘴,又拎起一罐啤酒來打開,他倒是相信對方能認識鐵路局的一些領導,不過也就是哥們兒的身份,你才敢說這個話,連外甥女的工作都安排不了,換個人來你敢直接領到領導面前嗎?

由於沒有人打擾,剛才的話題情不自禁地又湧上了他的腦海:國企固然弊端多,換了私企經營會好嗎?《新華北報》那可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為利益集團所左右,比國家幹部墮落的速度還要快得多。

可是這麽搞,不是比爛嗎?下一刻,他又開始迷惑了……

不知不覺,一瓶啤酒又喝完了,他擡手又去拿啤酒,就在這個時候,門一聲輕響,董飛燕走了進來,手上拿著四瓶啤酒,不成想她才一進來,後面就跟進來一個乘警,年約三十多歲,他嬉皮笑臉地發問,“小董你這……啤酒給我買的嗎?”

“給我朋友買的,他的酒快喝完了,”董飛燕不動聲色地回答。

“勻一瓶嘛,大家一起喝,”這位倒是真不見外,他打量一下包廂,又斜睥一眼陳太忠,“小夥子你不會介意吧?”

陳太忠看著他足愣了有十秒鐘,才微微一笑,“我跟你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