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2章 拳頭大(上)(第2/2頁)

這時候,村民就要求兌現了,給不了房子,你先把憑證發下來,有這個條子我們就能賣錢了——說破大天來,到手的才是真的。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劉村長翻臉了,我現在給了你們房子或者憑證,你們要低價銷售擾亂市場咋辦?等著第三期的時候再說,那時候就是高層了,更值錢。

他的解釋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村民們都很實際的,也知道老實人就要受欺負——大家都不吱聲的話,沒準這三十平米就遙遙無期直至泡湯了。

於是村民們就開始串聯和折騰,劉二狗一開始還能解釋兩句,到最後根本就是不搭理大家了,反正我就是這話,你們不相信,那就愛咋地咋地吧。

那就往上告吧,村子裏的人告到了西城區,區政府根本不受理,首先,你們這個小區就是違法的,城中村改造項目,連大紅本都不可能有,你們村民應該自發地抵制才對。

其次,劉福貴是答應了你們,一人三十平米,也寫了保證書,但這是你們村子裏內部的事情——他這個保證書也就是個人承諾,並不是政府文件,區裏不認可。

有人說,這是劉二狗把區裏的人喂飽了,但是陳太忠聽到這裏就明白了,就算這個姓劉的村長沒把區裏喂飽,錯非不得已,一般人也不會接這個燙手山藥。

城中村改造項目,集體土地上的房屋面向社會銷售,這原本就是一個灰色地帶,但是社會有這個需求,兩千多一平米的房價,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同時呢,搞這個城中村改造,也能造就一大批富豪出來——不管明面上還是暗地裏的,有相關的利益鏈條在裏面。

既有需求,又有既得利益者,這個灰色地帶是擋不住的,然而同時,這個現象只能默認它存在,絕對不可能去明確,誰敢公開承認其合理性,誰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這個劉村長在區政府裏沒有明確的對立面,那麽村民們的要求,是得不到答復的,想到這裏,陳主任禁不住再次感慨一句:農民們確實苦啊,尤其是這失地農民。

但饒是如此,他也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區裏不管,你們可以找市裏,人家小區的業主都是交了錢入住的……這沒大紅本的房子,不可能有房貸吧?”

“證件不全,哪裏有房貸?我是足額交了錢,才住進來的,”挨打的這位說到這裏,是越發地生氣了,“我們這是一期的門兒,你要堵也堵二期的去嘛。”

“就是啊,”圍觀的人裏,不光有馬坡村的村民,也有小區的業主,聞言就紛紛表態,“這堵了四天了,垃圾都運不出去,虧得這是冬天,這麽下去誰受得了?”

“就是要讓你們受不了!”一個三十出頭的女人發話了,明顯是村民,她冷笑著回答,“市裏也不管,我們堵得你們受不了,你們自己就要想辦法了!”

“看看,就是這雞巴玩意兒,”挨打的這位惱了,他的嘴巴確實不太好,但是這份心情能理解,“你說我交錢買的房子,買房子的時候也沒人說不許買,啥費用從來都不少,他們他媽的堵了我的路,還有理了,這都要過年了,誰家沒點年貨進出?”

要說這馬坡村的村民,做事也挺絕的,攔了橫幅不說,還派了專人二十四小時值守,都是膀大腰圓的小夥子——失地農民嘛,閑著也是閑著。

妙的是,他們並不怕小區的人知道,自己為什麽堵門,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這件事知道得人越多越好,他們更方便來討回公道。

而小區的業主們,卻是懶得操這樣的閑心——無非就是車過不去了,人還能來往,上下班什麽的也不耽擱,這種事兒久而久之,自然會有人操心。

也有報紙啦,電視啦接到了業主的投訴,不過過來拍一拍,記錄一下也就完了,梁靚主持的《今日素波》都來過,電視也播了,不過……還是不頂用,誰做得了這灰色地帶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