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0章 頂風作案(上)(第2/2頁)

而素鳳手機這裏,盡管蔣君蓉態度不好,卻也派出了一個攝像師,這就是三份影音資料了,哪個記者想任意剪接誘導輿論的話,有必要考慮一下後果。

由於這個決定很突然也很倉促,到場的一共只有十六家媒體,其中還有三家是天南本地的——陳主任的禦用喉舌,《天南商報》劉曉莉和《素波晚報》隨遇而安,也赫然在場。

但是偏偏地,《新華北報》沒人來,雖然他們在天南,是設有一個記者站的,他們是被某人的野蠻行徑整怕了——不過他們旗下的雜志倒是來了一家。

“既然你們要采訪我,我先問諸位一句,你們敢保證,能如實地報道我的話嗎?”陳太忠坐在椅子後面,連站都懶得站起來,看起來是非常地傲慢。

“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要素,對於那些想通過掐頭去尾、斷章取義,來誘導公眾博取名聲的朋友,我奉勸一句,現在走還來得及……我們的交談會記錄在各種影音和文字材料上,你可能會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實話實說吧,《新華北報》的記者,我抓了不止一個。”

嘩,在場的記者登時嘩然,其實,陳主任跟新華北報的恩怨,在高端的圈子裏已經不是秘密了,但有些事情強調個心領神會,是的,屬於能做不能說。

眼下,陳主任就這麽大喇喇地說出來了,知情者難免要感慨此人的囂張名不虛傳,而那些不知情的,則是議論紛紛。

“我給你們五分鐘的考慮時間,”陳太忠面對下面的議論聲,很傲慢地表態,“這足夠你們請示領導了,在這段時間內,自問做不到的記者朋友,請你們及時離開,大家不傷和氣。”

“陳主任,我先問一個問題,”一個記者率先舉手,這是一家來自香港的媒體,他站起身來,略帶一點挑釁地發問了,“如果不按你說的報道,你大概就會抓人……我可以理解為,這是威脅嗎?”

“我說的是有意歪曲我意思,新聞注重真實,虛構新聞和有明顯傾向的誤導新聞,這是媒體人的恥辱……請你不要偷換概念,”陳太忠應付這些主兒,還是輕而易舉的。

“這是很低級的手段,但是也很有效,如果你真的打算這麽做,那麽,我確實是在威脅你……一個新聞從業者不講職業操守,被欺騙的民眾就可能撕碎你,至於我本人,幹不出這麽無聊的事情,但你若是有意歪曲我的話,我真的會很生氣,不排除導致一些後果。”

“這顯然是在壓制言論自由,”香港記者憤憤不平地嘀咕,香港的媒體生存壓力很大,很多時候講求的是眼球效應,而不是程序正義,否則不會衍生出那麽多狗仔隊。

“言論自由是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暢所欲言,而不是歪曲事實嘩眾取寵,”陳太忠滿不在乎地丟出一句,擱給別的幹部,一聽港媒外媒的,自己的腿肚子就先軟了,但是陳某人見多識廣,才不會怕這個。

別說這些媒體了,就是那些民運之類的組織,陳主任在駐歐辦的時候,也不知道對付了多少,其實就是一條真理:你要怕了,那怎麽做都被動;你要是不怕,恰好又占理,那盡情地發揮吧,不會有什麽嚴重後果。

五分鐘之後,還真的有一家媒體離場了,不過這貨是為了抗議,表示自己卓爾不群,正經的新華北報業集團下屬的某期刊雜志,都還在場內不動——姓陳的你將後果說得再嚴重,我們旁聽一下總是無所謂的吧?

接下來,陳太忠面對的就是各個媒體的提問了,一開始大家都還算克制,問的都是一些基本情況,而陳主任是能說的就說,不能說的就不說。

這個分寸他一直把握得很好,直到《地北晨報》的一個記者打破禁忌。

“陳主任我很想了解一點,為什麽這個工廠開工一年多了,你們才會發現他們涉嫌制毒?”記者的問題很尖銳,但是也沒有刁難的意思,“這裏面是否有政府監管不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