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3章 裁判兼球員(上)(第2/2頁)

美國人的這個取經,那是真的,大家都知道世貿大樓倒了,但是這大樓自上而下是怎麽倒的,一般人就說不清楚了。

這個飛機撞樓,是撞在樓的上半截,按大家的感覺,就是上半截該倒而下半截應該保留——當然,受損嚴重那是一定的,不過整樓倒塌,真的太難了。

這是有先例的,不久前有裝了烈性炸藥的卡車,在世貿大樓下面引爆,但也不過是造成了部分人員的傷亡,以及幾部電梯的停運,僅此而已。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在大樓基部,整卡車的炸藥炸不毀大樓,連根基都沒造成什麽影響,那飛機撞了大樓的上半截,就能引起整棟大樓的坍塌?這似乎不科學!

然而,事實證明,這真的很科學,因為整個世貿大樓,是以鋼結構為主構成的,這樣的結構承重力強,異常穩固,是深受民眾信任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穩固,在911事件裏,在被飛機撞擊之後,整個世貿大樓晃動超過一米,但卻沒有馬上坍塌,很多人在這個時間奪路而逃,因此躲過了一劫。

但是同時,還是在911事件裏,正是因為整棟大樓是鋼結構組成的,上百噸的飛機撞擊之後,燃料引燃了熊熊大火,在這樣的大火之下,鋼結構雖然包有厚厚的防火材料,但是區區的防火材料,又怎麽能擋得住如此的烈焰?

所謂的預防措施,都是針對某種規格而言的,就算考慮到了部分極端的情況,可當時都不叫極端了,那叫匪夷所思。

說來說去,美國的雙子大廈倒了,還是因為鋼結構的耐熱性好,耐火性差,熊熊大火一燃燒,鋼結構被燒軟了燒化了,上層就塌了,而上面的部分一塌,成千上萬噸的建築材料砸下來,下層怎麽可能不塌?

這不是地下車庫一輛卡車的自爆所能比擬的,哪怕這卡車上裝的全是烈性炸藥——在整個大樓的設計過程中,就考慮到了這個環節,底層堅固異常,更大的爆炸,也動搖不了雙子大樓的基座——真正的坍塌,從來都是從上方開始的。

正是因為如此,大家看到的世貿雙子大廈,都是垂直坍塌下去的——這不是定向爆破,只是因為中間層的鋼結構軟化甚至消融,導致上層的建築,重重地砸到下層的建築上,是的,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

世貿大樓倒塌之後,有無數的人在分析其原因,雖然,有更多的人在現場做義工,挖掘那些可能還有希望救助的生命,但是也有人在默默地分析,這棟大樓因何而倒塌。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術限制,也有政治因素,但是不管怎麽說,第一時間大家公認的一點就是——鋼結構不耐明火,是此次悲劇的根源之一。

曾幾何時,鋼結構設計還是超高建築的首選,可眼下世貿的結果,向大家證明——鋼結構不是萬能的。

不過同時,沒有鋼結構也是萬萬不能的,承重輕強度大,這是鋼結構的優勢,要是沒有那麽多的理論依據,鋼結構走不到今天。

世貿大樓只是毀於一場意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但是這暴露出了超高建築的巨大隱患,一旦遭遇不可控的明火,就可能釀成浩劫,不僅僅是財富的損失,更有人文災難——既然是超高建築,裏面的人絕對不會少。

一個美國記者在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敏感地意識到,這只是恐怖分子對美國的第一波攻擊,他們肯定喜歡這種效果,那麽,超高建築就必須要考慮更合理的建築結構了。

事不宜遲,他馬上找專家了解相關內容,那專家明確地告訴他,如果想制止那樣的悲劇,全鋼結構是不行的,或許……鋼結構混凝土可以做到這一點。

當然,只知道這個設計結構,並不是該記者的目的,他要找出相關的例子,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該專家告訴他,全鋼結構已經是很成熟的設計,而采用鋼結構混凝土的建築,施工工期較長,所以在美國國內,類似的建築並不多。

於是該記者將目光轉向國外,接著他弄到了一份中國2000年魯班獎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