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7章 城鄉差距(下)(第2/2頁)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文明辦繼續搞文明縣區初選,而陳主任在考察的同時,繼續做關於食品衛生的大課題,不過這個工作越做,就讓人覺得惡心——什麽吃的都不敢隨便買了。

所以在周末的時候,陳太忠索性再走一趟東臨水,一來是老支書的“七七”到了,二來他要看一看當地食品衛生的改進程度,三來嘛……他要進村裏采購一些米面油啥的,豬肉、雞肉什麽的也要大量買。

七七是鳳凰民俗裏對亡者最後一個祭典日,然後大家各過各的,陳太忠在李凡是和李金寶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山腳的墳頭上,給老支書上一炷香,又坐在墳頭邊兒聊了一陣。

然後李村長陪著陳主任去看一看搭建好的香菇養殖大棚,大棚落成一個多月了,一個月前下了種,一切順利的話,應該能在春節前出菇,正好趕上那一撥消費。

香菇不喜光,大棚裏黑乎乎的,陳太忠隨便轉一轉,就走了出來,又聽李凡是預測一下收益,不過最後李村長吞吞吐吐地表示,據說香菇種植和銷售過程中,也有些偷雞的技巧。

“農家肥什麽的,你使用點無所謂,甚至我覺得是好事,”陳主任對香菇的種植不熟悉,不過近來他狠抓食品衛生,所以也多少知道一點,“但是胡亂上色和增香的話,那你就是抽我的臉,老支書也死不瞑目……凡是,闖牌子難,砸牌子可是太簡單了。”

“嘖,我也知道啊,”李凡是撇一撇嘴,又嘆一口氣,“這麽多錢砸進去,出不來好效益的話,我這心理壓力也大啊。”

“再大也要克服……而且,綠色食物早晚是要流行的,”陳太忠耐心地做工作,他覺得自己越來越好說話了,“你看,像這次來,我不就高價買了兩頭豬和三十只雞、八只羊嗎?”

“那是大家給您面子,這豬過倆月再殺,還能長得大一點,”李凡是笑著回答,“村裏自家養的豬,都是等著過年殺了吃的。”

陳太忠要的這些肉食,都是要凈肉,所以他也沒再等,約定第二天京華酒店的車來拉之後,他就驅車直奔白鳳鄉,今天周末,又有集市。

集市上的商品明顯少了很多,尤其那些涼菜攤、小吃攤之類的,都變得少之又少,燒烤攤子只剩下了一個,而且羊肉串也從兩毛升值為一塊錢三串。

這個價格讓一對年輕男女非常不痛快,“這肉看著少了,價錢倒是上來了?”

燒烤攤子的攤主苦笑著解釋,“我只能說,我穿的都是正經的羊肉,您以前吃的那些便宜玩意兒,現在不讓賣了,工商局本來讓用電烤呢,虧得我死說活說,說木炭烤的好吃,就這……以後能不能木炭烤,還是問題。”

“烤的肉,本來就容易致癌,”旁邊一位一邊拿著釬子吃烤串,一邊滿不在乎地信口評價,“好吃嘛,咱少吃點,不就行了?”

“這年頭就是這樣,幹凈的不好吃,好吃的不幹凈,”一個老漢路過,隨口插一句嘴,“這整頓是好事吧,可那些涼菜沒法進嘴了,自己做吧,想買個豆芽都買不到。”

“豆芽算啥?豆腐都兩塊一斤了,”又有人在一邊抱怨,“你說這政府們,整天也不知道幹點正經事,說是為咱老百姓好,整頓……整頓得好吃的都沒了,整頓得東西漲價了。”

“就是,以前肥腸十一塊一斤,現在要十八,”吃羊肉串的那位抱怨了,“還沒原來的有嚼頭,不知道哪個缺德家夥要整頓。”

尼瑪,陳太忠氣得直想罵娘,不過由於怕人認出來,他變幻了一下相貌,要不然聽到這話,他臉上真的要掛不住。

但是同時,他不得不承認,這城鄉差距真的是客觀存在的,他抓食品衛生,城裏人就是一片叫好聲,不成想在發源地白鳳鄉,卻是好多人發牢騷——事實上,就像李金寶明知道那酒有問題,還是要喝一樣,說來說去,主要原因還是窮。

不過白鳳鄉裏,也有明白事理的主兒,燒烤攤主就發話了,他不屑地哼一聲,“十一塊的肥腸,那肯定有嚼頭嘛,火堿泡過的,煮出來都不縮多少水。”

“想東想西,那大家還不如不活了呢,”這代表另一種心態——村裏人都是比較皮實的。

“你當然要說好話了,”吃羊肉串的這位拿釬子一指攤主,“既得利益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