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9章 新發現(下)(第2/2頁)

廖科員二話不說,刷地就把錢收了起來,還緊張地四下看一看,在買了單走出門上車之後,他才輕聲嘟囔一句,“區長,這地方……兩千塊能弄出人命案。”

“切,人命案……死的肯定不會是我,”陳太忠不屑地哼一聲,兩人現在時不時能拉一拉家常,他也就沒必要太拿架子,“去臨雲鄉。”

“臨雲?那裏可是什麽都沒有,”廖大寶其實是個愛說的,而且他發現了,區長似乎在鼓勵自己說話,想著這新區長是空降下來的,他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不但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也好讓領導盡快融入當地,“除了山就是山。”

這臨雲鄉之所以號稱臨雲,就是因為那裏大部分地方全是山,而且不是丘陵那種小山,而是大石頭山,這個鄉也因此是北崇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個鄉,將近兩百平方公裏,有三十多個村子,人口卻才剛剛過萬。

“山能幹什麽?”陳太忠側頭看他一眼,哥們兒我看看你的悟性。

“養殖牲畜,種植經濟作物,但是這裏住戶太散,不能形成規模化,”廖大寶對這裏還真是下過功夫的,“目前也沒有探明的大規模礦產,六年前鄉裏牽頭,搞過獼猴桃種植,沒搞好,也找不到合適的銷路。”

“我是問山能幹什麽,是說石頭,”陳太忠對他的思維敏捷性有點無語,我知道你基層信息了解得多,但是你答非所問啊。

“石頭……”廖大寶沉吟一下,心說我都說這裏沒礦了,難道你想再請人來探礦?不過下一刻,他的眼睛猛地一亮,“您是說做石材,或者水泥?”

“嗯,繼續說,”陳太忠不置可否地回答,看他還能想到什麽。

“但是這個……怕是也有問題,”廖大寶皺著眉頭想了好一陣,才吐出這麽一句話來,然後他一邊想,一邊慢慢地發話,“電力不能保證,切割石材,水泥球磨機,機械化供料,都需要大量電力……這是咱們北崇最大的短板。”

尼瑪……你一肚子這樣的貨,怎麽去開黑車?陳太忠聽得真的是無語了,這家夥的思路,跟他真的很接近,陳區長在來上任之前,就做出了一個決定:必須先把北崇的電力抓上去,市裏協調不到電就去省裏,省裏協調不到電,我就自己上電廠!

電力是民生的根本,電力是工業的保障,電力還是基礎能源,沒有穩定的電力,根本就談不上發展,年輕的區長盯的就是這個。

至於說抓警察系統、關注拖欠的教師工資什麽的,真要一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事情上,那就什麽都不用幹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騰出手來怎麽也得半年。

想發展,必須要從根子上抓起,所以陳太忠打算將政府裏現有的問題擱置,也不考慮跟區裏現有官場勢力博弈,先整理出一套合適施政方案來,然後在建設的同時,再慢慢地理順那些事,就是他一再強調的那話:我陳某人是來做事的。

至於“說做事先做人”,這話是不錯,但是北崇都落後成這樣了,他一來了先做人,然後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開始做事——這豈不是有不作為之嫌?

臨雲鄉距閃金鎮也不過十來公裏,但是這一段的路就相當難走了,加上還要繞山路,實際距離有三十多公裏,面包車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個半小時才到。

陳區長的打算是,趁著天亮,直接奔最遠的村子,上一次調查,他可沒走那麽遠,美國公司能來北崇考察就很罕見了,如果考察到山裏,那真的就要……上升到敏感的程度了。

當然,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他不認識這裏的人,這時候,就顯示出廖大寶這個本地人的重要性了,他跟領導建議一句,“鄉裏有個退休的王書記,這人在這裏工作了四十多年,對全鄉的一草一木都熟悉,找見他,就什麽都有了。”

“嗯,”陳太忠點點頭,猶豫一下又發話,“這個人喜歡什麽?咱們給他買點……你就說我是來考察的石材商人。”

“他本來喜歡喝酒,不過在山路上摔斷過一條腿之後,就戒酒了,”廖大寶介紹得還真詳細,“現在就是抽一口的事兒,等下去給他買兩包好煙。”

“沒必要,我包裏有呢,”陳太忠手向手包裏一伸,再拿出來的時候,就是一袋六根裝的雪茄,“古巴雪茄。”

您這包不算大,倒是什麽都有,廖大寶怪怪地看一眼那個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