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3章 政績的誘惑(下)(第2/2頁)

“也是,”這話說出來,輪到隋彪點頭了,他對跑官者的心理很明白,“照你這麽說,這個事情還真的可以考慮嘗試一下。”

“嘗試是應該的,如果操作得好了,區黨委這就算摸索出了一條發展之路,”陳區長微笑著看著隋書記,“對外的宣傳和推廣……包在我身上了。”

“這得區黨委和區政府同心協力,”隋彪哈地一聲笑了,對太忠區長的識趣,他還是比較欣賞的,當然,這樣的試點一旦成功,黨委的成績是鐵鐵的跑不了。

但是此事確實需要區政府的大力配合,臨時工的工資沒多少錢,關鍵是臨時工想創業,還需要區政府協調貸款。

在這種局面下,出名強勢的陳太忠想搶功勞,隋書記也要頭疼,聽聽人家怎麽說的——對外的宣傳和推廣,都包了。

陳某人若是不想讓這個功勞,直接宣傳區政府就行了,區黨委的成績則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自打從霍興旺那裏聽說這個消息,隋彪就一直很上心,他仔細地推算了一下,這件事裏幾個難點環節能順利解決的話,真的是具備相當的可操作性。

對隋書記來說,只要肯用心嘗試,失敗了都不怕,無非是區政府那裏損失點資金——陳區長不會在乎這點小錢。

而且陳某人強勢的名聲,北崇區的各個鄉鎮大部分也有所耳聞了,想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撈點好處的,一定要考慮怎麽應對暴怒的陳區長。

在隋書記看來,推行此事最大的障礙,還是在人身上,制定細細的條款,那真的不難,難就難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有人上下其手,導致好好的政策、區黨委區政府的一副苦心,到最後變得荒腔走板。

不過,真要這麽搞,市裏的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隋書記很幹脆地點出這個關竅,“這個政策,需要得到市黨委的認可。”

“嗯,開一個試點嘛,”陳太忠點點頭,他最不怕的就是各種嘗試了,“寧滬書記那裏……隋書記你去匯報?”

隋彪沉吟了起來,面對可能帶來的業績,他是真心想嘗試一下,不過,撇開這位好不好呢?他可以感受得到,陳太忠雖然強勢跋扈,但對個人業績並不是很看重,起碼短期內不是很看重,丫看重的是北崇的發展。

這並不是說陳區長真的無欲無求,而是短期內,陳某人已經升無可升了,一年半的正處,經歷了兩個位子,在北崇區長這個位置上,陳太忠就算幹不滿一屆,最少要待夠三年——陳區長給返鄉大學生劃出三年的紅線,大約也是這個原因吧?

猶豫了好一陣,他終於下定了決心,“推出這個政策,黨委和政府需要精誠合作,嗯……我認為咱倆一起去,能更好地展現北崇的決心。”

對於隋書記這個回答,陳太忠也不是很在意,一起去就一起去,他是求做事的,只要北崇能發展起來,分潤一點功勞出去,真的無所謂。

於是兩人約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不成想隋彪這王系人馬的稱號,還真不是白給的,陳區長收拾準備走人了,他打過來了電話,“王書記上午沒時間,咱們下午過去吧。”

下午王書記也忙,兩人一直在市委等到四點半,王寧滬才從外面回來,見到等在門外的一群人,他直接點將,“北崇的兩個領導先進來,其他人稍等。”

隋彪這一上午的耽擱,也不是白耽擱,他將自己和陳區長商談的結果,略略整理了一下,此時居然能遞上文字材料。

王寧滬似乎也知道兩人的來意,二話不說就拿起來文件看,粗粗地掃了兩眼之後,他就把文件放在一邊,沉吟了起來。

他想了足足有兩分鐘,才回過神來,“中,央目前三令五申,要精簡機構,你們的想法很有些新意……但是跟大環境相違背。”

陳太忠沉默不語,隋彪看他一眼,才主動發話,“請寧滬書記指示。”

“嘖,”王寧滬咂巴一下嘴巴,又瞟一眼陳區長,很是為難地皺一皺眉頭,“同樣的政策,能不能先內部挖潛?”

這次輪到隋彪不言語了,陳太忠等了一等,才嘆口氣,“我認為走出去的人才,應該考慮引進來,能帶來清新的空氣和活力,至於說現有的潛力……估計沒誰會放棄鐵飯碗。”

沖擊必須來自於外部,內部的話,都是些官場油子,不可能徹底地放下一切去拼。

“太忠說得不錯,其實我個人是願意支持你們的,”王寧滬也嘆口氣,“但是想說服別人搞這個試點,恐怕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