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6章 守窮(下)(第2/2頁)

紀老師的名字比較古怪,叫紀守窮,此人在北崇縣幹了四十年教師,文革時曾經被打倒過,後來重回教師崗位,在縣一中帶了七八年初中,後來又主動申請去雙寨鄉的小學搞教育幫扶。

這教育幫扶一般沒人主動去,他這就算比較另類了,畢竟縣裏的條件比下面要好很多,但是紀老師有他的理由,在教學中他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的小學基礎知識特別差。

教書育人嘛,紀守窮覺得自己應該去農村的小學摸索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合適路來,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的人真的淳樸。

紀老師在小學帶了兩個年級的學生,他本來想是帶上兩三年就離開的,不過孩子帶得久了就帶出了感情,就琢磨著把這兩個年級的孩子帶到畢業再走。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單位發起了希望工程,紀老師覺得自己應該去爭取一下,村裏的小學為什麽教育水平上不去?失學兒童為什麽那麽多?說白了就是一個字兒:窮!

紀守窮是書香門第出身,他的名字就有“君子固窮”之意,而他本人雖然經過了文革,做事還是有點一根筋的書生意氣。

其間發生了什麽,那就不說了,總之為自己這個學校爭取資金,他上躥下跳甚至不惜跑到省城去上訪,最終得到了一點扶持,並且他這種精神,得到了一些人的肯定。

但是縣裏領導對他的印象並不是很好,總覺得此人不但不服從縣裏的統一部署,還故意將北崇貧窮的一面誇大,造成了不太好的印象。

後來他又回到了縣一中,領導們倒是沒有打擊報復他,但是也沒人鼓勵他這種行為,五年前紀老師從教師的崗位上退休。

這個人的名字沒有起錯,他的家庭條件真的很差,老伴是縣紡織廠的工人,廠子早早就倒閉了,本來就有強直性脊柱炎,後來又患了糖尿病,那就是個藥罐子。

紀守窮自己也沒好到哪裏去,吃粉筆灰那麽多年,讓他患上了嚴重的咽炎,又有塵肺病,算是北崇教育系統有名的貧困戶。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就到達了一片棚戶區,譚勝利感觸頗深地嘆口氣,“這是以前縣紡織廠的房子,縣一中以前曾經搞過福利分房,後來房改了,他買不起自己的房子,當時他老媽又病重,索性就把房子賣了,一家人就住在這紡織廠的房子裏。”

這裏的幾排房子都很破舊了,路也不好走,還搭著這樣那樣的違章建築,將車停在路口,陳區長和譚區長兩人拎著一袋米和兩桶油,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進去。

來到一家門口,譚區長側頭看一眼旁邊伸出半截的廚房,擡手敲門,大約十來秒鐘之後,門開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打開門,笑嘻嘻地打招呼,“過年好……你們找誰?”

“過年好,我是譚勝利,跟區裏領導來看望一下紀老師,”譚區長點點頭,“老紀快出來,陳區長來看你了。”

這房子也太破了一點吧?陳區長掃一眼屋裏,裏面除了一個玻璃櫥的平櫃,一張矮桌,幾個板凳,基本上就看不到可以稱之為家具的東西了。

床倒是有,不過也就是一張床板,下面墊了磚頭,那平櫃上擺著唯一比較現代化的家電——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裏面正在重播中視的春晚。

尤其令陳區長無語的是,外面在下雨,家裏也在下雨,地上和床上擺著兩個臉盆和一個痰盂,在滴滴噠噠地接水——這就是一個退休老教師的房子,十年前鳳凰農村差不多點的家庭,也比這強吧?

這間屋子,大小約有十一二個平米,旁邊還有一個小門,門上掛著半截布簾,想必是串著個小套間。

“咳咳,”隨著幾聲拉嗓子的長嘶,一個老人掀開布簾,從裏面走了出來,他身上裹著厚實的軍大衣,喘著粗氣,“譚區長來了啊?快坐。”

陳太忠默默地看著此人,發現他的臉色很憔悴,而且並沒有那種見到區長的欣喜,至於他手上拎著的糧油,那位也是淡淡地掃一眼,視而不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