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6章 四維不張(下)(第2/2頁)

法院就是按娃娃魚專家說的那樣判的,趙老漢需要向羊的主人支付兩千塊,趙老漢心說你進我自家院子啃樹,死了還要我賠?氣不過這個判決,他索性直接在縣政府門口服毒自殺。

這件事情在當時也是很轟動的,雖然報紙上沒報道,但是陽州市委市政府特意下了文件,要大家在普及法律的時候,一定要與當地民情相結合,多做說服教育工作。

而這個當地民情又是什麽呢?還是就這件事來說,北崇人從傳統道德的角度來看,絕對會認為,牲口啃那些有主的苗是不對的,啃一次可以說是無心的,但劉家都被啃得不得不灑農藥、豎警示牌了,你還放縱自己的牲口去啃,那牲口死了也是活該。

至於說牲口識字不識字,那跟牲口無關,跟牲口的主人有關——哪怕你不識字,聽也該聽說了。

蔣雙梁頭疼就頭疼在這裏,李家現在一定要打官司,而這官司一打,劉家是必然要賠付的,可是劉家絕對不會這麽認了——這跟傳統的道德觀念不符。

若是因此再鬧出人命來,濁水鄉的幹部肯定要跟著倒黴,蔣書記嘆口氣,“我是很想做工作,但是這個工作太難做通了……可又不能視而不見。”

“就是這麽個命題,”陳太忠終於發話了,事情不算大事情,但是案例非常典型,他若有所思地嘟囔一句,像是在問人,又像是在問自己,“當傳統道德和法律有沖突的時候,是否應該無條件地尊重法律?”

“這個法律本身就有點莫名其妙,”禿頂的專家又發話了,他倒是啥都敢說,“說什麽有主觀動機就要負主要責任,真是扯淡,人家最主觀的動機是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

合著見多識廣的專家們,骨子裏也是支持一些傳統思維的。

“這個應該是在法律解讀上出現了僵化思維,”徐瑞麟說話,還是相當有水平的,“法律法規的解讀,並不是唯一的……也許是在特定的某個時刻或者環境,這樣解讀比較正確,結果就被沿襲了下來。”

“法律的解讀,應該是跟隨時代的腳步,不停地更換思路,補充和完善,”眼鏡專家比較認同徐區長的話。

“可是咱們沒有資格修改法律,也沒資格解讀法律,”蔣雙梁嘆口氣,又看一眼陳太忠,“不過陳區長如果願意支持的話,還是可以試著影響一下法院,讓他們換一種思路解讀。”

你是要我出面,影響法院的判決嗎?陳太忠冷冷地看他一眼,陳某人不是沒有影響過法院的判決,比如說王從的案子就是,他也不介意去影響法院——至於說要尊重法院的獨立審判權,那真是再扯淡不過的一句話,誰信誰就是傻逼。

但是這個案子,他不想去影響法院的判決,劉老二固然情有可原,不過李大嘎子這麽折騰,也是因為前面有成功的案例——就算趙老漢服毒自殺了,可法院終究是判他賠償的。

從這個邏輯上講,李家這麽折騰,才是真正地相信法院和政府,不管他的主張合乎不合乎道德,可法院就是這麽判了,他自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家的權益。

真是很諷刺的一幕。

對陳區長而言,不管劉家也好,李家也罷,都是北崇的子民,他淡淡地發問,“我該建議法院怎麽解讀呢?”

“以前的判決,大致應該算是防衛過當的那個邏輯,”蔣雙梁幹笑著回答,“我也不太懂法律解讀,不過我認為,劉老二雖然主觀上存在毒殺的動機,但他屢次被人侵犯權益,而且他的防衛是被動的……他不能一直看護在田邊,也無法把莊稼帶回家,他別無選擇。”

陳太忠看了他好一陣,才緩緩地搖頭,嘴裏輕聲嘟囔一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