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9章 摻砂子(上)(第2/2頁)

“鎮上的飼料廠,是否可以納入集中管理?”陳太忠以前對三輪鎮的關注,還真的不夠多,耳聽得養殖業,就想起來這飼料廠似乎也很有做頭,國內首富可就是搞飼料的呢。

“集中管理不容易,”林書記聽他這麽問,思索一下搖搖頭,扯著陳區長到一邊說話了,這些話不合適被村民們聽到,“鄉村的宗族勢力太強,涉及到各家的利益,我認為不如搞一個大的飼料加工廠,打出品牌之後,那些小飼料廠跟著沾光就行了,或者委托加工。”

“嗯,這個我要考慮一下,”陳太忠點點頭,飼料加工廠建起來,能極大拉升區裏的養殖業,是個不錯的選擇——照這麽說,鄉鎮中還有大量的項目可以操作吖……

中午時候,林書記邀請陳區長去鎮上吃飯,陳太忠卻是不聽他安排,執意要在小賈村吃飯,體驗一下受災群眾的夥食。

這個夥食,還真的很一般,青菜什麽的沒問題,但是飯菜裏的油花很少,尤其令他惱怒的是——米飯裏居然有不少沙子,吃著吃著,他氣得一放筷子,“這飯是給人吃的嗎?”

“吃點沙子有助於消化,”旁邊一個老漢笑眯眯地接口,“有白米飯吃就不錯了,幾顆沙子算啥?擱在老年間,官府了不得放棒子面出來。”

他很容易知足,但是陳太忠不答應,他側頭看一眼林繼龍,“這做飯的米哪兒來的?是鎮上買的嗎?”

“這怎麽可能?”林書記苦笑著一攤雙手,“這都是救災物資,是上面撥下來的,很多救災的撥款,最終都是以物資形式來體現。”

救災首先要強調物資,這個邏輯是沒有錯的,因為在很多災區,就算有錢都未必買得到東西,更會出現五塊錢一瓶礦泉水,十塊錢一桶方便面的情況。

但是林繼龍這話,多少就有點歪嘴的意思了,在物資采購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回扣之類的行為,所以上級部門扣下錢不撥,代下面采購的現象很普遍——我們是擔心你們買東西不方便,你們缺什麽,盡管說吧。

陳太忠一聽,就明白這話的所指了,一時間禁不住大怒,對他來說,銀錢過手,有人想剝一層皮這很正常,這種事兒就算想杜絕也杜絕不了。

但是你拿上好處了,好歹也把事兒給辦得漂亮一點啊,陳區長惱火的是這一點,說不得他冷哼一聲,“老石,給我查一下,今天吃的飯,是誰提供的?”

陳區長要與群眾打成一片,他目前就端個飯盆,蹲在帳篷門口吃飯,身邊除了林書記就全是村民,不過小賈村石村長也是蹲在不遠處端個飯盆吃。

聽到區長發話,他端著飯盆站起身就走,離開之後不久返了回來,“陳區長,我問了,這一批大米,是區民政局送來的,普遍存在沙子較多的問題。”

陳太忠默默地點點頭,將飯盆放到一邊,摸出手機撥個號,“葛區長,我現在在小賈村,民政局近期是否向這裏提供過一批大米……好的,我就在這裏等你的答案。”

約莫半個小時之後,葛區長的電話打了過來,說民政局一周前確實向小賈村運去了十噸大米,“這批大米估計夠小賈村人兩個月食用,有什麽問題嗎?”

“飯裏全是沙子,”陳太忠嘆口氣,“每一口米飯我都能吃到沙子,這缺德的,用的還是白沙子,看也看不出來,這件事你必須處理好了,給小賈村村民一個交待。”

“米飯裏有沙子?”葛寶玲下意識地重復一遍,然後馬上表態,“好的,我立刻就查,一定查出問題的根源來。”

掛了電話之後,葛區長才輕聲地嘟囔一句,“救災的糧食,你能指望好到哪兒去?”

葛寶玲分管民政局不是一天兩天了,真的太清楚這些因果了,就是那些老村民說的話了,救災的東西,你就別指望有多高級,能起到起碼的效果,那就足夠了。

別說摻沙子的大米,連藥品都可以是過期的,棉被裏是破舊棉絮而不是棉花。

有時候上面領導關注、或者群眾好心,弄一點相對不錯的東西過來,也難逃掉包的厄運,整箱整箱的康師傅變成了康帥傅——或者是過了期的康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