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9章 誤打誤撞(上)(第2/2頁)

這話也不假,現在的北崇區真的讓市裏頭疼,區黨委書記是王寧滬留下的余孽,在首都還有些許的根腳,區長更是外來的交換幹部,但強勢到敢砸破市長的腦袋。

尤其是北崇不怎麽靠財政撥款,對陽州市來說,這個地方真的比花城還讓人頭疼——水潑不進啊。

隋書記隨便點了兩個菜,才又發問,“搞這個囤煤,你有幾分把握盈利?”

“總比錢呆在咱們賬上強,多少人惦記呢,換成煤,目標就小很多了,”陳區長又散一根煙,卻是懶得給班長點火了,他自顧自地點著煙,深吸一口之後,才猛地又想起一個說法來,“張州那邊,有人貸款囤煤……私人貸款,除了利息,他還要付出很多成本,都敢這麽搞。”

“這可未必,”隋彪搖搖頭,他雖然是偏遠縣區的一把手,但是對銀行並不陌生,“囤積煤炭存在市場和交易風險,一般就貸不出來款。”

貸不出來款和貸款很難,那是兩種概念,打個比方說,這時候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賺錢了,而搞房地產,資金盤子小了還不行,這就需要從銀行貸款。

但是同時,銀行也知道,你搞房地產,缺了貸款不行,所以就算是好項目,大家也要拿捏你,通過這個來拓展自己的腰包,或者是賣出一些人情——這叫貸款很難。

貸不出來款,那基本上就是違背銀行政策的——有房地產項目不貸款,為啥要冒風險貸給囤煤的?要是這煤炭價錢跌了,損失了的算誰的?

隋彪將此看得通通透透,“要是有公家單位擔保,他賺就賺了,賠了也無所謂。”

這個話有點誅心,但卻是實情,打個比方說,有房地產公司想貸款兩個億,這利息暫且不說,光好處費就得拿出來兩千萬,結果銀行的人說了,我不要你的好處,你給擔保一下吧,我有兄弟想囤點煤,你擔保三千萬,成不成的給句話。

房地產公司敢說不行嗎?再略略了解一下,知道這個項目也不是純粹騙錢的,理論上還很可能盈利,那就更得答應了——其實人家就是騙錢的,他們都得考慮捏著鼻子認了。

如此一來,貸不出來款的項目,因為有人擔保,也能貸出錢來。

要是把房地產公司換成國企呢?那就更簡單了,無非就是一個擔保而已,就算有損失也是國家的,身為國企領導,還能從這擔保的貸款裏分潤一二——誰知道我什麽時候就調走了,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隋書記看得很透徹,說得也很明白——別人敢貸款囤煤,咱未必合適效仿。

“我是鳳凰出來的,也做過焦炭出口,說起對煤炭行業的了解,還是有點信心的,”陳太忠微微一笑,“這個項目就算虧,也虧不了多少,煤場的建設,還能拉動北崇的經濟。”

不得不說,陳某人雖然曾經身為羅天上仙,卻是個非常失敗的穿越者,或者說重生者——引子裏就說了,他對凡間的事情,大多是記不得了。

所以對煤炭的這一番暴漲,他也是沒有印象,事實上這一輪炒煤炭的主兒,都是賺得盤滿缽滿。

舉個最簡單的數字,六千大卡的煤,在兩千年的時候,坑口價每噸還不到六十,想賣出去還得接受賒欠,但是到了2001年,這個價錢最高就漲到了每噸八十。

而到了2002年,坑口價平均就能達到每噸一百一,然後就是一路上揚,04年是個高峰,坑口價都能過兩百,而且得現款提貨,甚至是先款後貨——先把款子打到礦上,排隊買煤。

04年之後,由於歐洲對中國產的焦炭反傾銷,煤炭價格有短暫的下滑,但是後來又是一路高歌,直到08年受挫之前,坑口價最高漲到了七百接近八百。

也就是說,若是有人2002年囤煤的話,能囤到2008年接近高峰的時候出手,六年時間,五倍的利潤是穩穩的——這樣的暴利,比同期炒房子劃算多了。

這個價格是坑口的價格,只是一個參照系數,煤炭運出來,還要運輸,還要進市,經歷各種環節,事實上以產煤大省山、西為例,08年太、原市區煤炭的零售價格一度超過了每噸千元,大卡數卻到不了六千——要知道,太、原周邊有西山煤礦東山煤礦,煤礦好多的。

有一些敢賭又有辦法的人,就像林瑩說的那樣貸款去囤煤炭,一夜暴富。

所以說目前煤炭的價格,坑口雖然不是很高,但是運到北崇的話,一噸也接近兩百了,一個億的人民幣,不過只能買五十來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