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6章 不可抗力(第2/2頁)

“那總不能讓我做賠錢買賣吧,”章遂苦惱地嘆口氣,“這也算不可抗力,實在不行……就只好陪著他打官司了。”

“他未必陪你打官司,”王寧滬聽得一陣煩躁,都有心掛電話了,可是想一想,這個買賣是自己幫著撮合的,禁不住又指點兩句,“有人販子拐賣了北崇的小孩,他不但把人販子抓回來了,把人販子七歲的女兒都抓回北崇了……關了起碼一個月,《新華北報》有報道。”

“噝,說的就是他?”章遂聽得倒吸一口涼氣,這件事他有耳聞,還是他愛人跟他說的,老妻表示,對人販子就該這麽狠——她一個初中同學的女兒,就是在大街上走丟的。

“你現在還覺得,他一定會跟你們打官司?”王書記冷冷地問一句。

“但是這買賣真的賠錢了,”章遂苦笑著回答,他有點慶幸,這個電話打得很有必要,“王書記,能否麻煩您幫著解釋一下?這市場上買不到便宜煤了,不可抗力啊。”

“我先了解一下情況吧,”王寧滬掛了電話,隨手又撥個號,他終究是才離開陽州,那裏有不少眼線的,待聽說陳太忠雖然被撞了,卻是車翻了煙草局,連省煙草局的老大李作人都下陽州單獨求見陳區長,他輕嘆一聲——章遂你個土鱉,打聽到的都是什麽消息?

了解到情況是這樣的,王書記斷然不會再為華亨出頭了,於是直接將此事丟在腦後。

他不主動打電話,章遂也不敢隨便催,結果第二天一大早,王媛媛又打過來了電話——你們考慮得怎麽樣了,是打算違約嗎?

章總笑著回答,說我們正在積極地協調貨源,那個……請區裏多體諒一下,不容易啊。

我最多再給你一天時間,明天早上還沒有準確答復的話,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王主任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最後通牒:這不是我為難你,是你在為難我,區裏該付的款項,從來沒有短過,而你們已經斷貨有日子了。

章遂掛了電話之後,又給王寧滬打過去,王書記這次就更冷淡了,他跟華亨也是間接關系,居中介紹的是省信托投資公司的老總,在他看來,姓章的這廝做事如此的不靠譜,好懸沒把他拉下水,他自然也就無須考慮那位的面子——他幫忙只是盡個義務,又沒收什麽好處。

於是他冷冷地表示,這個事兒我不好再插手了,你去找陳太忠談吧。

章遂掛了電話之後,開始撓頭,他能感覺到,王書記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心說這又是出了什麽變故呢?

不管怎麽說,有王寧滬昨天的提醒,他已經意識到了,跟那個年輕的區長硬扛,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最好還是找上人間接溝通一下的好。

但是……該找誰好呢?省裏誰跟陳太忠熟悉?這是一個問題。

這不僅對他來說是問題,對省裏其他人來說,也是如此,缺少直接找陳區長的渠道,事實上這是相互的,對陳區長來說,也缺少跟省裏有效的溝通渠道。

一邊琢磨著,他一邊就信手翻開面前的報紙看著,卻是怎麽也看不到心上——最遲明天早晨,我得給北崇一個回復了,該找誰呢?要不要我直接過去?

無意之間,他就在《朝田日報》上看到這麽一則消息,《也說政府的自我監督意識——看北崇的政府公示亭有感》。

這是很正面、很陽光的一篇文章,充滿了正能量,作者看到了北崇的公示亭,就說時下的政府,其實也很願意接受民眾和媒體的監督,像北崇區政府,就能搞出這麽個公示亭來。

公示亭的信息量很大,內容非常翔實,也會及時公布群眾的反饋,一兩天沒有新內容,旁邊都要有人喊,“快更新……”

但是很明顯,這是一篇軟文,在變相誇贊北崇區政府,不過章遂的注意力不在這裏,一看到是說北崇的,他下意識地掃一眼作者——本報記者李世路。

原來小李跟北崇很熟啊,章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接受過李世路的采訪,而且他知道,李記者是省委副秘書長李勇生的兒子,所以出手也不小氣,兩人多少算是有點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