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5章 卡設備(第2/2頁)

然而只這一點,就跟凱瑟琳的業務有沖突,肯尼迪家的壞女孩兒也不是做慈善事業的,人家借錢給北崇有諸多理由,但是賣設備能賺錢的話,為什麽不賣?

而且在桌上,那個姓樸的助理,一個勁兒地拿韓語笑話陽州和北崇的落後,並且很不屑地表示,這樣的小地方,咱們肯投資,實在想不出,他們有不接受的理由。

事實上,韓國人對北崇反應出來的中規中矩,是相當吃驚的,並認為這是冷漠對待——對他們而言,當地官員沒有熱情追捧,就是態度不端正。

聽得出來,韓國友人還在猶豫,這個項目該不該投資,別看他們獅子大張嘴了,但是項目的風險也擺在那裏,在場的三個韓國人非常積極地各抒己見——他們以勇於發表個人見解聞名於世。

最後三人認定,這個險值得冒,因為北崇的前期投資,將基礎搞得非常紮實,尤其是那個脫膠廠,汙水處理系統搞得非常好。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韓國友人並不是贊許北崇人的環保理念,像安部長就說——“有這樣的環保措施,想必這個脫膠廠不會遭到中國政府的關停。”

這正是他們親自來北崇的原因,前文說了,由於苧麻脫膠的時候,汙染實在太大,全國陸續關停了不少脫膠廠,並且在脫膠工藝明顯改善之前,原則上不允許上馬新的脫膠廠,苧麻產業由此受到極大的影響。

北崇這個苧麻廠能搞起來,還是托了老苧麻廠的光,而且閃金鎮的六格背包,也曾是響當當的品牌,容易勾起一些老人的懷舊之情。

反正,有牌子和沒牌子終究是不一樣的,打個技改的招牌,舊瓶裝新酒,只要能把相關環節做到位,通融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很多苧麻企業,也是通過變通的手段撐下來的。

苧麻有牌照,這就是軟實力,再加上北崇又這麽落後,韓國人認為,如果能以一個合理的價位控股的話,這個風險完全是可以冒的。

至於說北崇人很冷淡,可能八百萬美元拿不下來控股權,樸助理低聲嘀咕一句,“大不了一千萬美元,也還在容忍界限內。”

“一千萬美元……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安部長受不了啦,低聲呵斥他,“一千萬美元只是控股的話,我在簽合同之後,必須體面地辭職了,也包括你。”

“我們可以推薦他們采購有韓國配件的設備,”樸助理不以為意地回答。

韓國的紡織機械工業還算發達,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具備多大的競爭力,他們更具有競爭力的,是在紡織業本身,此時為全球第四大紡織品生產國。

尤其在成衣制造方面,有引領潮流的趨勢,比如說在2002年國內市場,服裝版式中,與“歐版”相對應的是“韓版”,並不存在“日版”之類的說法。

正是因為制衣業發達,韓國人才會對服裝面料非常關心,才會來北崇,但是他們沒有信心說服北崇,一定引進韓國的機械設備。

樸助理這話,就有點不講理了,不許北崇橫向比較,不過,這也只是略略地不講理,畢竟韓方投資了,就有權指定設備,而一旦事情做到這裏,到時候紡織設備值多少錢,就不是北崇說了算的。

正是因為聽清了這些算計,陳太忠實在沒興趣跟對方虛與委蛇——先讓小王跟對方談,鍛煉一下她的能力,增廣一下見識,反正最後我是要否決的。

至於說北崇因此產生了一些費用,這實在是無可避免的,且不說他要給省裏和市裏留點面子,就算真心實意談合作,也有談不成的時候,北崇還真的小氣到連接待費用也不出了?

“資本,肯定是為了利益來的,”安部長弄了好半天,才理解了“雷鋒”是個什麽樣的存在,於是醉醺醺地喊著,“我們投資方,是要考慮風險的。”

“確實需要慎重,”陳區長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心裏卻是在大罵,你們強取豪奪都有風險的話,我北崇白手起家的風險又有多大?

“區長,”王媛媛見他要走,也趕忙站起來,“我也喝得有點多了,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