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5章 地氣難接(第2/2頁)

養泥鰍和養娃娃魚不一樣,娃娃魚講究個水質清冽,但是泥鰍跟其他魚一樣,要求水肥泥肥,所以養了泥鰍之後,塘泥要處理幹凈。

“塘泥無所謂啦,我們莊戶人家,比陳區長你更會用,”劉家也是典型的北崇人,直來直去的,“關鍵是有個病菌殘留的問題……”

養泥鰍的水很肥,那麽裏面就不可能不長其他東西,寄生蟲之類的是小意思,關鍵是可能有一些病菌滋生,將來洗池子洗不幹凈,就可能影響到娃娃魚的養殖。

這也太杞人憂天了吧?陳區長覺得他們這個顧忌有點蛋疼,可是又不好說什麽,“沖洗得幹凈一點,還能有病菌嗎?”

“真的有,”劉家人很明確地表示,“我堂叔是在朝田養雞的,上萬只地養,養了七八年,按他的話說,最多過四五年就要換雞舍,要不光是給雞喂藥,就不知道要喂多少。”

這也是經驗之談,劉家堂叔搞的是大規模養雞,這種養殖模式不同於散養,是以量取勝,對於雞的疾病控制得非常嚴格,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上萬只雞裏,有幾只雞有這樣那樣的狀況,那必然要全部喂藥,而這麽大的雞場,時不時地出現點狀況,也是正常。

但是細菌也有耐藥性和變異的,時間一長,雞場就要整天地喂藥,喂各種的藥,可養的雞還是會不停地死亡。

當喂藥的成本和雞死亡的概率到達一個值的時候,這個雞舍經營下去就沒意思了,再徹底的消毒和殺菌,也不能改變成本的上升。

那麽經營者就要換個場所經營,然後就一切從頭來過,對於這種現象,養雞的人稱之為“倒籠氣”,就是說這個籠子的雞,把屬於雞的氣運用完了,不能再養雞了,可以養豬養羊養牛。

比較科學的解釋,那就是針對於雞的各種病菌太多,其中還有不少變異的,殺也殺不死,換個場地就好了,而這個場地,再養其他動物沒有問題。

“這個說法,倒是不無道理,”陳太忠其實不太清楚這個,但是從直觀上來說,他認為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不過……你堂叔說了,養了雞的地方,養其他動物沒問題。”

養了泥鰍的地方,養娃娃魚,想必也不是大問題吧?

“養了雞的地方,不能養鴨子,”劉家人很無奈地回答。

“我操,”陳太忠登時就無言以對了,他理論上的東西掌握得不少,也有基層的工作經驗,自認是很接地氣了,但是對這種比較奇葩的言論,他真的無言以對。

關鍵是,人家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說,地氣這東西,真的是接不完的——你覺得自己很親民了,人家隨便拋出點東西來,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是一竅不通。

他倆對話的時候,旁邊也有人在聽,而且有這樣困惑的,並不止一家兩家,他們知道陳區長親民,就圍住區長,不讓他走,一定要他說個明白。

陳太忠左解釋右解釋,解釋到最後,見大家一定要自己保證,養泥鰍的池子,換來養娃娃魚一點問題都沒有,他終於火了。

“我只是個區長,不是專家,這些問題我根本就沒接觸過,我就算現在給你們承諾,那也是胡說八道,是不負責任的,我不懂……我不怕丟人,明白地告訴你們,我真的不懂,”他大聲地嚷嚷著,“區裏要你們建池子,本來就是讓你們養娃娃魚的。”

他直承不懂,大家反倒是鎮靜了,誰能懂了所有的東西?區長這個態度很誠懇。

“你們娃娃魚的池子空著,我也替你們心疼,所以幫你們聯系養泥鰍,”陳太忠卻是越說越火大,“我盡了一個區長的引導責任,你們願意不願意聽,我不能強迫……但是你們不能說,我沒有盡力幫助你們。”

“那你放幾條娃娃魚出來,不就行了?”有人在人群裏起哄,“區裏才放出千把條娃娃魚,養殖中心很多的。”

“我放出娃娃魚來,也輪不到你們要,”陳太忠冷哼一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要不講規矩的話,有的是人不講規矩……最後得實惠的,不會是你們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