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6章 騙子的炒作(第2/2頁)

“傻逼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陳太忠不以為意地笑一笑,“他願意接,是他的事,我只是說一句,在這個事情上耽誤工夫的,都是傻逼。”

奚玉只覺得臉一熱,不過也沒計較太多,“何以見得?”

“這明顯就是個圈套,是個常見的詐騙行為,”陳太忠很隨意地回答,“從頭到尾就是個圈套,這種事兒我見多了,懶得說。”

“你說嘛,”牛曉睿卻是聽得興起,興致勃勃地發話,“什麽樣的陷阱?”

“這個嘛,”陳區長其實沒興趣交流這個,但是看到牛主編崇拜的眼光,大男人主義啥的,又有一點膨脹,“要從你報道油頁巖說起,後來《朝田晚報》也登了一篇文章……”

其實事情的源頭,都不該從這裏開始,最開始的起因,應該是從通達打過來采購油頁巖的電話,這個電話,引起了陳區長宣傳油頁巖的興趣。

這個環節,陳太忠目前無法求證,那就不說了,不過他心裏認為,電話來自地北通達,激發三個縣區對油頁巖的興趣,這應該不是巧合。

總之,陳區長找牛總編寫了軟文,沒過兩天,朝田晚報也登了一篇這樣的文章,是對整個陽州油頁巖的宣傳,當時陳某人認為,這是陽州市某領導安排的,根本沒放在心上。

敬德和雲中應該也是這麽認為的,這個環節挺有意思,一區兩縣都認為是市裏搞的,而市裏領導看到自家東西被外地宣傳,肯定也不會反對,那麽,到底是什麽人搞的這篇文章呢?

上午陳太忠看到了劉麗,就打電話找到李世路,要他幫著問一下,寫文章的那位一開始還不想說,李記者少不得要露出官二代的嘴臉,扯著老爹的大旗嚇唬對方一下。

結果那位就說,是陽州駐朝田辦事處的人,具體是誰,他不記得了,反正是陽州市想宣傳這個稿子,當然,肯定也出了些許的費用。

對晚報記者來說,搞這麽個稿子是完全沒有壓力,對兄弟城市的正面宣傳,一點都不擔心產生後果,不過,若是沒有經濟動力的話,誰吃傻逼了寫這個?

這就是說,其實寫文章的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授意的,對方自稱是駐朝田辦事處的,又有錢拿,這就足夠了,了解那麽多做什麽?

得了這個回答,陳太忠又打電話了解一下,才知道《聞人晚報》也有軟文,而那篇文章就是登在相應的位置——唉,哥們兒要早了解一下,早就發現問題了。

枉他還以為,聞人晚報登這則消息,跟紫家或者說跟那位有關呢。

簡而言之,陽州的油頁巖前一陣被炒得火爆,幕後是有一只手的,而眼下看來,推手就應該是新動力這幫人,所謂軟文,只要一定的價值,比較正面和積極,其實花不了多少錢。

至於炒起來之後,兩個日本人來收油頁巖,這極有可能是意外,日本人對中國的能源一向熱心得很,但也不排除新動力的慫恿——畢竟那倆也是從地北來的。

這些搞不清楚的環節,陳太忠就直接略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新動力就有理由來關注陽州了,咱們的縣區也被炒得頭腦發熱了,認為自己確實掌握著好東西。”

奚玉聽他的分析,一直聽得津津有味,聽到這裏的時候,忍不住咧一下嘴角:我說,你分析你的就行了,不帶這麽打臉的。

陳太忠做了區長之後,很少這麽長篇大論地分析,而他分析得很有料,這種事情在北崇也很新鮮,不止是奚書記,其他人聽得也很入神。

牛曉睿聽到這裏,有點不解,於是出聲發問,“但是那個胡老,應該是貨真價實的吧?”

“他貨真價實,又有什麽用呢?”陳區長似笑非笑地看一眼奚玉,“如果我分析得不錯的話,這個胡老承認過跟新動力有直接關系嗎?”

“這個……倒是真的沒有,”奚書記沉吟一下,苦笑著搖搖頭,“咱們小縣區的人知道什麽?總以為部委裏的人,說話就應該是半吐半露,你這麽一說,現在一想,還真是這樣。”